地方特色农产品发展论坛在京成功举办

文章来源: 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
发布时间: 2020/1/9 16:30:00

图为大会现场

  本次大会以“发展特色农产品,助力乡村产业振兴”为主题,汇集了有关政府领导,行业专家学者、科研院所及企业代表约80人。

  本次会议由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与北京东昇农业技术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并取得了云南常杏科技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

 

图为主持人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副院长王晓辉先生

  本次会议由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副院长王晓辉担任主持。

  领导致辞:

 

 

图为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朱岩院长

  会议伊始,由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院长朱岩做现代农业研究中心情况介绍,并为本届论坛发表致辞,朱院长首先对前来参会的各位领导和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对社会各界对研究院过去三年之中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朱院长提出“技术+经济”模型,他表示只有在技术上解决中国农业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才会在农民,中间商,消费者的经济利益平衡中找到最优解。朱院长还提到,研究院目前正在探索通过农业基础信用模型,打造农业金融信用主体,创造农村合作社金融体系之路,希望打开产业资金前链。最后,朱院长表示,农业企业的发展不仅需要情怀,更需要耐心。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致力于在中国的农业发展中愿为社会各界提供技术支持,为现代农业贡献微薄之力。

  主题演讲环节:

 

 

图为云南常杏科技创始人、总经理李爱明先生


  云南常杏科技创始人、总经理李爱明先生作《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助力云南乡村振兴》主题演讲。李爱明先生首先表达了希望将云南特色农产品推向全中国的心愿,同时也提升云南农民增收。随后李先生详细介绍了云南特色农产品,火腿系列农产品,野生菌系列农产品,高原药材系列农产品,西双版纳茶叶系列农产品,咖啡系列农产品,鲜花系列农产品,粗粮系列农产品等特色鲜明,质量安全的特色农产品。在推广过程中,云南高原农产品在推广过程中,物流体系和售后保障是目前最大的问题。但由于云南历史文化悠久,旅游资源丰富,传统手工工艺精细,云南特色农产品在市场上一直有着较好的市场份额。另外,李爱明先生展示了公司通过发挥特色农产品-“云南特色蜂蜜”的优势,达成扶贫目标的案例,分享了公司对乡村振兴计划的理解。公司为推进农业的标准化,现代化,品牌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为北京耕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于志慧女士

  北京耕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于志慧女士作《数字农业助力中国特色农产品发展》,于志慧女士提出生产标准化,管理可视化,作业智能化,过程透明化的数字农业目标,以及帮助农民种出好的产品,帮助他们卖出好产品,帮助他们卖出好价格的宏愿。

  在主题演讲中,首先,于志慧女士提出对特色农产品的认识-特色农产品的特点具有地域性,规模小,防伪体系待发展。随后,于志慧女士分享了推广特色生鲜产品的经历,并表示在生鲜领域最大的挑战是无法保证口感统一,无法保障较低的损耗率。同时,她将中国农业痛点划分为产量及品质、人才及成本、食品安全。在行业发展上,于志慧女士也分享了对农业行业的解决方案,“种不出好产品”“卖不出去”“卖不上好价格”“好价格买不到好的产品”。她提出要解决这四个难题,需要好品质,优技术,良品牌,有规模四个方面齐头并进,协同发展,从需求倒逼生产的趋势。她希望用数字化赋能农业,向智慧化过度,推进中国农业生产走向高效高产的新阶段。

 

图为中国农业大学经管学院教授、国家农业市场研究中心,副主任赵霞女士

  中国农业大学经管学院教授、国家农业市场研究中心,副主任赵霞女士作《贫困地区特色农业产业扶贫的困境与对策》的主题报告。赵霞女士表示,在扶贫70年扶贫工作中,产业扶贫成为扶贫的主力工作之一。她从扶贫意义,扶贫困境,扶贫对策三个部分对贫困发表了看法。

  赵霞女士描述,贫困县整体上处在自给自足的状态,且山高水远交通极其不便利。以云南德钦县为例,在云南海拔自高,氧气最稀薄,发展最之后的地方。以及四川美姑县,在四川当地,俗话说“中国脱贫看四川,四川脱贫看凉山,凉山脱贫看美姑”的民俗。在两个案例中,贫困县共同点在于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仍处于初步阶段,但当地仍然有致富资源,例如松茸,岩鹰鸡等。不过碍于农产品没有流通路径,冷链技术,市场资源,贫困县摆脱贫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她提倡推广“褚橙”的利益联结机制“一租二包三分红”,达到农户,公司,市场三赢的局面

 

图为字节跳动创新事业部高级运营总监张楠先生

  字节跳动创新事业部高级运营总监张楠先生作《信息普惠助力脱贫攻坚》的主题演讲。

  张楠先生分享了字节跳动在脱贫攻坚带来的贡献,他提出国家物流体系和互联网的协同发展,为短视频帮助特色农产品打下了基础。他分享了字节跳动扶贫模式,并将其概括为精准式,造血式和带动式。在字节跳动因地制宜助力脱贫攻坚战略成功实施过程中,仅2019年,特色农产品“短视频+文字”播放量达到700亿次,重点打造了11款重点农产品品牌,提供超过60亿次曝光。在从事脱贫事业的工作中,张楠先生提出在媒体中,农民具有更独特的视角,他们更喜爱农民角度拍摄的视频,而对于从记者和专业摄影师的视角创作的视频,反而不会去点击。在脱贫攻坚的事业中,字节跳动希望做到培训优质内容创作者,增强当地内生动力。

 

图为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研究员孙丽萍女士

  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研究员孙丽萍女士作《蜂莓产业深度融合助力麻江发展》的主题演讲。孙丽萍女士以贵州麻江为案例,其中贵州麻江有我国南方最大蓝莓基地,达到6万亩,但是其最大问题是丰产优质难。孙丽萍女士提出要解决丰产优质的问题,要从昆虫传粉入手,而贵州中蜂又正是我国最优良的中蜂蜂种之一。从蜂媒授粉到“蜂莓”产业需要把控蜂群质量,提升产品质量,全产业深度融合来创造更大价值。孙丽萍女士表示,蓝莓蜂蜜助力脱贫不仅可以提高市场价值,还可以促进密封授粉业发展,同时也符合贵州省脱贫攻坚需要,且该优质特色产品迎合大众需要。

图为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研究员田金强先生

 

  会议期间,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田金强老师主持了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中国互联网+现代农业白皮书2019》白皮书发布仪式。

  《中国互联网+现代农业白皮书2019》由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主编的于2019年12月18日正式发布。白皮书剖析了“互联网+农业”在我国的发展现状、面临的核心问题,论述了中国互联网+农业发展的支撑系统、技术类型和主要商业模式,并提供了丰富翔实的案例。

  白皮书指出,中国农业发展正处于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互联网+”为农业转型提供了有力工具,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日益广泛地渗入农业的生产、流通、消费、服务等各环节,重塑了农业产业链和商业模式,拓宽了互联网服务实体经济的领域。

  白皮书认为,当前我国互联网与农业的结合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农业物联网、农业大数据在技术层面有待突破,且在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力度等方面面临诸多挑战,但伴随着国家政策的加码、资本的助力及技术的进步,我国互联网+农业发展有着光明的前景。



​(编辑:蒋朔 实习生:张铭心)

主办单位: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10364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