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知识产权用活用足”

文章来源: 中国知识产权报/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
发布时间: 2020/4/22 10:34:00

  近日,湖北富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富邦科技)与非洲某肥料公司达成关于肥料品质提升、新型肥料开发有关的知识产权系列协议,其中知识产权转让金额高达320万欧元(约人民币2500万元)。目前,该系列项目已正式实施。


  “知识产权转让协议正式实施,既是公司知识产权实力得到世界认可的一个重要标志,也为公司开拓国际市场树立了典范。此方式必将极大推动公司技术创新以及知识产权的创造与运用。同时,这对公司知识产权保护、管理综合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富邦科技高级工程师刘裕日前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一家利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服务现代农业的高新技术企业,富邦科技在企业经营中十分重视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与管理。截至目前,富邦科技已获授权专利150多件,国外专利2件,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提交国际专利申请近30件。凭借出色的知识产权工作,2019年,富邦科技被评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


  注重创新 助力国际市场开拓


  “富邦科技一直是肥料助剂细分行业的隐形冠军,在该领域拥有较多自主知识产权技术。能够与非洲这家肥料公司达成合作,与公司此前通过PCT途径提交的专利申请有关。正是因为了解到了我们的技术,这家公司才与我们达成了产品供应、知识产权转让等一系列合作。”刘裕表示,富邦科技具备的较强技术创新能力,为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了重要支撑。


  “公司拥有的创新实力,与我们一直以来十分重视知识产权工作,并把知识产权视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线息息相关。”刘裕告诉记者,富邦科技在创立之初,便成立了知识产权部,专门从事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管理等活动。此外,公司有专人负责知识产权相关工作。每年科技创新经费占当年销售收入的5%左右,其中确保有足够的专利申请、维护等专项经费。同时,富邦科技还制定了一系列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包括《商标管理办法》《知识产权保密制度》《专利、成果及论文奖励办法》《知识产权管理规定》等。


  “没有公司实施的知识产权战略,就没有富邦科技的今天。近年来,我们的专利等知识产权质量受到了客户的广泛好评,进一步为公司拓展国内外市场助力。同时,凭借高质量专利等知识产权,公司获得了承担国家和湖北科技项目的资格,科技进步又反过来促进了公司的高速发展。”刘裕表示, 较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促进了富邦科技的发展壮大。2009年,富邦获批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14年,富邦科技顺利通过首次公开募股(IPO)上市。


  如今,依靠雄厚的知识产权储备,富邦科技的子公司遍布亚洲、欧洲、美洲、非洲等地。基于在肥料助剂领域所取得的技术积淀,公司从肥料助剂整体解决方案延伸至肥料产业链知识产权授权项目、肥料生产工艺改造实施项目,与170多家国外化肥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


  “知识产权转让,使公司从有形的产品销售扩大到无形的知识产权运营,能够给公司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公司将继续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加大知识产权全球布局,加速知识产权在国内外的转让,依托知识产权等优势不断叩开国际市场的大门。”刘裕表示。


  校企合作 促进技术成果转化


  2019年1月12日,富邦科技发布的一份关于与郑州大学签署《技术开发(合作)合同》的公告一经发布,便引来许多人的关注。该公告指出,为了充分发挥郑州大学长期参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所建立的基础研发能力与富邦科技的产业孵化、工程放大、产品应用与推广能力,加速郑州大学钙镁磷肥及砂性肥料造粒科技成果转化的高效性,富邦科技与郑州大学共同参与研究开发,将郑州大学承担的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新型复混肥料及水溶肥料研制”课题“作物专用高效复混肥料研制与产业化”(编号 2016YFD0200401)任务中的部分关键技术成果进行产业化。


  “公司有十几年服务我国大型肥料企业的经验,并拥有300多项相关技术成果。与郑州大学联合攻关,有利于推进钙镁磷肥及含中微量元素的砂性肥料及土壤改良剂造粒技术产业化,从根本上解决钙镁磷肥目前存在的应用难题,有效解决土壤酸化,为植物提供丰富、质优的中微量元素,实现作物营养平衡,提高作物品质,对改善我国土壤酸化、推动测土配方施肥、强化土壤肥力保护、提高耕地产能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刘裕表示,高校的科研、技术等资源是富邦科技创新成果取得的重要来源。通过利用这些资源优势,可以为企业技术创新带来广阔视野,最终加速知识产权转移转化,产生更多有利于社会发展的科技成果。


  “在实践中,富邦科技一直十分重视与高校开展合作,并不断探索产学研发展新模式。”刘裕告诉记者,目前,富邦科技已与武汉工程大学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等全国多所高校院所进行了产学研合作。


  “把知识产权用活用足,才能在当今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占有一席之地。未来,公司仍将探索更多有利于知识产权运营的新模式,更好促进无形的知识产权转化为有形的实实在在的资产。”刘裕表示。(柳 鹏)


  

(编辑:梁艳超)
主办单位: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10364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