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雪山下奔向小康的铿锵足音

文章来源: 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 2021/3/24 15:00:00

 

  在高寒广袤的果洛草原,有纵横交错的高山深谷,自然灾害频发。2015年前这里贫困发生率高达31%,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5465元。

  从2016年实施扶贫攻坚以来,果洛藏族自治州累计投入100.2亿元,通过大力实施易地搬迁、产业扶贫、生态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全州累计实现近4.8万名贫困人口稳定脱贫,74个贫困村退出,6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绝对贫困人口全部“清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贫困牧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我是2018年11月搬进来的,住房面积达80平方米,有天然气,还通了网络。”曾是玛沁县当洛乡查雀干麻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才让吉,如今的新家就在玛沁县大武镇的久美家园。作为果洛州最大的易地集中搬迁安置点,久美家园于2019年7月建成,共容纳了该县7个乡镇21个行政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716户2605人。50平方米至124平方米的5种户型,满足了小家庭到大家庭所有贫困户的住房需求。

  易地搬迁是解决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实现贫困群众跨越式发展的根本途径,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途径。2019年8月,该州通过采取集中和分散搬迁的方式完成了全州8550户31864人建档立卡贫困群众的易地搬迁安置任务,实现了贫困人口梯度转移、草场流转经营、产业集约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搬得出、稳得住”是易地搬迁扶贫工作的关键,在解决了“搬得出”的问题之后,如何让牧民群众“稳得住、能致富”,如何在脱贫攻坚中不落一人?如何不出现“回流”现象,成为要解决的头等大事。

  围绕“稳得住、能致富”,该州切实解决贫困群众就业增收,解除易地搬迁后群众的后顾之忧,一项依托易地搬迁深化扶贫领域改革,大力实施脱贫攻坚,通过就业培训、扶贫产业带动、草场牛羊入股,以及水利、林业、湿地生态公益性管护岗位着重倾向贫困户等措施,改变了只靠畜牧业生产为主的单一方式,拓宽了增收渠道。

  就业部门采用请进来的办法,让贫困户带薪培训,2700多人次接受了就业培训,1900多名劳动力实现了灵活就业;采取贫困户+专业合作社+企业等模式,让易地搬迁后的贫困户坐在家里“分红”;向贫困户倾斜,6200多名贫困牧民走上了生态管护岗位,每个管护员一年收益2.16万元。

  多渠道实现增收,为贫困户解决了易地搬迁后的后顾之忧,基本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

  抓重点兴产业,加快致富步伐

  自脱贫攻坚战役打响以来,发展扶贫产业是实现脱贫致富的关键。以畜牧业为主的果洛各县,依托畜牧业、格萨尔文化等特色优势,发展出了具有自己优势的特色产业,在产业带动下,贫困户逐步实现了脱贫致富。

  甘德县岗龙乡岗龙村就是一个典型。十年前组建了岗龙村扶贫互助社,在该县酸奶加工厂、土特产商店、粮油门市部、设施蔬菜、餐饮服务、石刻加工、藏族服饰加工等产业应运而生。作为果洛州第一个“敢吃螃蟹”的村,岗龙村的扶贫互助社,如今已实现“三个100%”——全村178户牧民100%入社、全村草场100%入社、各家牲畜100%入社管理,产业分红占据了全村人一年收入的三分之二以上。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岗龙村的成功为果洛州提供了可以复制的“岗龙经验”。为让更多的贫困户能通过特色产业实现稳定增收,不断增强发展后劲,该州将中央和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中的68%用于产业扶贫,发展出了县有扶贫产业园、村有集体经济、户有增收项目的多维产业扶贫体系。并举一反三依托高原资源禀赋,开拓出了牦牛肉及乳制品深加工、村级光伏、乡村旅游、民族手工艺等一批特色扶贫产业。产业带动了175个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1.39万户4.72万人的增收,推动了200多个到户产业项目的发展,使得1.2万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直接收益。

  “光有产业还不够,还必须形成互利互补的完整产业链。”在产业发展的同时,果洛州摸清了整合资源形成产业链、品牌影响力,与市场竞争和同类产品在市场占比之间的关系。为产业长久谋发展,该州开始调整产业结构,由扶贫资金注入后发展起来的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联手由政府帮扶发展起来的“5369”“昆仑牧歌”“金草原”“雪域珍宝”“格桑花”等企业,形成了从货源到储藏再到加工的完整产业链,按需生产的合作社不再跑市场,企业不再找货源。在互利互补的同时,产业链也实现了果洛扶贫从“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的转变。

  如今的果洛地区,参与精准扶贫的市场主体多达167个,1亿多元的资金投入,使得果洛州6县拥有7个扶贫产业园,藏雪茶、肉类软罐头、颗粒饲料、电子商务、物流、餐饮等多产业的发展,实现了全州贫困户户均700多元的增收,不仅保障了贫困户的增收,更夯实了致富奔小康的基础。

  怀揣“阳光存折”奔小康

  果洛州在脱贫攻坚战中,牢牢把握利用太阳能优势,为贫困户打造了一个“阳光存折”。

  在果洛州玛多县玛查理镇江多村,南吉一家是分享“阳光存折”红利的贫困户之一。10年前,习惯了高原强烈紫外线的南吉,怎么也没有想到它能让自己增收。2016年,国家电网支持玛多县在格尔木建设并网发电的1万千瓦光伏扶贫电站项目,到2019年连续三年收益300万元以上,包括南吉一家在内的1132户贫困户,依靠光伏电站年户均增收近1万元。如今,玛多也在自己的地盘上建起了2座14.4兆瓦光伏电站,已累计产生效益近1900万元,惠及30个贫困村1700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户均年增收5200元以上。在光伏扶贫、电网补强等52个项目的带动下,2019年5月玛多县提前实现脱贫摘帽。

  “光伏发电扶贫,一举两得,既扶了贫,又发展了新能源,要加大支持力度。”地处三江源腹地的果洛州,发展与保护并重,脱贫攻坚亦是如此。在“十三五”期间立项建设的29.1兆瓦村级扶贫光伏电站项目,于2019年6月在玛沁县大武乡格多村建成并成功并网发电,项目覆盖玛沁、甘德、达日、班玛、久治5县63个村4200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持续收益可达20年以上,让全州39.36%的贫困人口吃上了“阳光饭”。

  俗话说得好“手中有粮心里不慌”,揣着“阳光存折”的贫困户们,对自己今后的生活做起了规划。在采访中,南吉一家有拿出存款与弟弟合伙开超市的计划。“不怕赔本!年底还有光伏的分红,所以我敢闯一下。”如今,这里怀揣着“阳光存折”的贫困户们,对奔向小康有着足够底气。

  上海援青如此“天高地厚”

  上海市对口支援果洛已有十年,共落实对口支援项目803个,总投资27.7亿元,一大批教育、医疗、交通、市政、能源、水利、通讯等事关全州长远发展的重点项目得以实施建设,城乡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为精准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增添了强劲动力。

  助力脱贫攻坚,改善群众高质量生活,是自脱贫攻坚开展以来,上海帮扶援建的重心工作。看病难、求学难、出行难、增收难一直是困扰果洛农牧民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难题。为让果洛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上海把援建项目资金的80%向基层和民生倾斜,先后实施了生态畜牧业、扶贫产业园区、旅游产业发展等项目,带动贫困户1.2万多户,79家合作社实现牧业增产增收。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扶贫,是上海对口帮扶果洛的重要“亮点”之一。全州54所中小学的建设、西宁果洛中学建设、全省首个双语教育信息化大数据云平台示范工程,从教育基础建设开始,再到成立了上海果洛职教联盟,从硬件到软件教育事业成为上海援建的重点领域。2019年,上海浦东外事服务学校2015级果洛航空班18名学生毕业走出校门,被西部机场、东方航空等航空集团公司破格录取,成为了空乘人员。而这只是曾经走出果洛步入设在上海的民族班,接受教育的520多名学子中的一部分,100%的就业率让这些孩子和家庭,实现了“就业一人、脱贫一家”梦想,并在社会上挂起了“用知识改变命运”的尚学之风。

  在上海的鼎力相助下,果洛州扶贫产业获得了更大的市场,卫生医疗摆脱了看病难、难看病的窘境,一批援建培养当地“土专家”“田秀才”,为果洛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站在高处能走多远?果洛人正在告诉世人:脱贫攻坚实现致富只是开始,未来奔向小康的生活会更扎实更精彩。(李兴发)

 

 

(编辑:窦一珂)

主办单位: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10364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