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IP“种草”,让更多人爱上“中国衣”

文章来源: 中国知识产权报/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
发布时间: 2021/5/31 10:43:00

  风起霓裳,衣袂飘飘,如今,在各大景区或主题活动上,年轻人衣着汉服已成一道靓丽的风景。在国潮经济的影响和带动下,汉服这一小众市场快速兴起,正在走向大众视野。艾媒咨询近期发布的《2020Q1中国汉服市场运行状况监测报告》(下称报告)显示,从2015年到2020年,国内汉服市场规模从1.9亿元迅速扩大至63.6亿元,增长幅度高达97.01%,预计2021年将达到101.6亿元。在这一新兴市场中,涌现出一批汉服设计、生产企业,他们通过IP授权进行开发,或汲取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原创设计,积极探索各自的商业模式。

  “在国内新消费市场中,汉服是用户群体消费变化最快的一个市场。在未来,汉服或将‘颠覆’现有的服装市场——不仅仅是打造出数千亿元甚至万亿元的市场,或许还能形成以汉服为基本要素的服装体系,由此重新定义国内的服装市场。”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认为,虽然这一刚刚起步的市场还面临诸多问题,但市场前景值得期待。

  汉服设计各有特色

  去年4月,正午阳光推出的电视剧《清平乐》在电视台与网络平台同期播出,引发收视热潮,而汉服品牌十三余抓住时机,通过IP授权推出“清平乐”联名款汉服产品,也获得粉丝的追捧。在汉服开发设计上,这家成立于2016年的汉服品牌走的是IP 合作模式,与影视、潮玩、景点等进行合作,曾于2020年度登上淘宝汉服品牌销售额总排名第一。

  以十三余为代表的IP合作方式,是汉服品牌发展的一个模式。“目前,我们推出的汉服品类主要有常规款、联名款、汉元素时装等几大类,产品共计四五百款,其中,《王者荣耀》联名款‘瑶遇见神鹿’最受粉丝欢迎,而非联名款中的‘繁花有期’‘龙女’等也获得不错的销量。”十三余品牌总监白泽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介绍,在汉服设计上,十三余注重“审美需求”与“内容表达”的统一,在确定主题内容、着手设计创作以及样衣制作这一过程中,对设计的表达、细节的处理和布料材质的选择进行反复磨合,由此打磨既能贴近年轻群体的审美观念,又有文化传承的作品。

  如今,不断涌现的优秀影视剧成为汉服设计的热门IP,报告显示,《陈情令》《长安十二时辰》《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等古装剧集,以及故宫博物院、颐和园等的艺术文创,都备受汉服品牌青睐。

  此外,明华堂、兰若庭、重回汉唐、汉尚华莲汉服品牌或采取订制模式,或走平民路线,形成各自的设计风格,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在新媒体平台和个性化消费观念的推动下,汉服市场发展不断加速。

  艾媒咨询近几年一直在关注汉服市场的发展,张毅在调研中发现,过去只作为道具出现的汉服,在今年已形成一种文化,很多厂商已经实现3倍到10倍的增长,但他认为,这种增长仍然是在收割道具这一红利,未来,汉服应当在设计与营销上进行创新,与时尚元素结合起来,进一步拓宽汉服使用场景,才能撬开更大的市场。

  新兴市场尚待规范

  以设计为核心的汉服,市场要获得进一步发展,首先要处理好知识产权问题。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的汉服市场中,企业规模一般不大,产品质量也参差不齐,汉服设计互抄的现象并不少见。

  十三余就曾遭遇款式设计被抄袭的情况。“特别是爆款产品,被抄袭的情况较多,我们对此也采取了维权措施,但过程较复杂且漫长,维权之路并不平坦。”白泽希望汉服知识产权保护问题能引起各界的重视。“不仅仅是汉服,所有的原创设计都应该被尊重。只有创作获得很好的保护和尊重,才能出现更多的优秀作品。”

  对于汉服知识产权保护现状,报告指出,由于汉服市场尚处于发展初期,商家多为小规模自产自销的小作坊,行业缺乏定价标准和行业标准,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较低,特别是汉服制作周期长,工艺复杂,尤其是设计成本高等因素,使抄袭现象多发。对此,应规范汉服抄袭现象,促进行业标准化。报告建议,汉服想要“破圈”,行业需要进行标准化,治理抄袭现象,保护知识产权,形成行业标准,才能促进汉服市场的品牌化、产业化发展。

  此外,当下汉服市场虽然迎来井喷,但行业消费者规模及市场销售规模仍属于小众市场。报告认为,要真正实现产业化发展,向大众消费转变,汉服产业可以尝试与热门IP联合,鼓励跨界合作,提高汉服商家曝光度的同时,吸纳不同维度的消费者群体,借助IP“种草”,推广汉服文化。

  联合热门IP,十三余已做出了尝试。对于IP授权模式,张毅认为,这种模式紧紧抓住了IP,而知识产权是汉服未来竞争的核心,特别是线下场景营销模式中,景区是当前汉服的主要使用场景。但同时应注意到,未来,随着市场规模的进一步扩大,还要注重发展电商市场,去满足更大的消费市场。“让汉服与不同的场景结合,是十三余一直在探索的话题。我们想要传承一种文化或者一种生活方式,不是仅仅观赏它就够了,而是要让它融入到生活当中。为此,我们也会继续做更多的尝试和努力。”白泽表示。

  当下,国潮国牌正在蓬勃兴起,借势这一潮流文化,汉服如何通过IP授权、原创设计以及运营创新,让这一民族瑰宝在新时代绚烂绽放,业界拭目以待。(本报记者 窦新颖)


  (编辑:晏如 实习编辑:田伊慧)

  (中国知识产权报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主办单位: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10364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