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余热”,造福世界

文章来源: 中国知识产权报/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
发布时间: 2021/6/8 10:28:00

帮助200多座高炉节能数亿元的专利即将到期——

发挥“余热”,造福世界


  曾助力200多座炼铁高炉节能数亿元的中国高炉联合冷却专利即将结束20年保护期,成为公共技术。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前身为冶金工业部武汉钢铁设计研究总院,下称中冶南方)一件用于炼铁高炉冷却系统的发明,于2001年11月提交专利申请,按照发明专利20年的保护期限,这一专利将于今年11月结束保护期。


  “任何一座高炉都少不了冷却系统,否则高炉可能在持续高温下烧穿,一旦高达数千摄氏度的液体渣铁在高压下喷出,不仅损坏高炉本身,还会酿成严重的安全事故。” 中冶南方高级工程师方明新介绍。


  时间回到上世纪80年代,由于我国钢铁企业的高炉冷却系统能耗很高,效果一般,国内几家主要钢铁厂从卢森堡引进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冷却系统。


  经过十几年的消化、吸收,原武汉钢设院技术人员发现该系统还有降低能耗的空间。2001年11月,经过不断创新改进,中冶南方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了一件名为联合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系统的专利申请。这种技术让几种冷却方式联合发挥作用,高炉冷却更安全,也更节约能耗,间接降低碳排放。


  据介绍,2001年,这项技术用于武钢一号高炉改造工程,当年就节省能耗约500万元。


  武钢一号高炉1958年为新中国生产了第一炉铁水,2019年永久停产,是国内同类高炉安全生产、低耗长寿的典范。


  高炉长寿有多种因素,冷却系统是关键。从2001年到2019年的18年,这件专利保护高炉平稳度过“晚年”。


  “由这件专利开始,国内高炉冷却系统实现了完全国产化,这件专利也成为国内此类专利的‘开山鼻祖’。”方明新介绍。


  到2009年,中冶南方又在该专利基础上提交了升级版冷却技术的专利申请,对高炉的保护优势更突出。升级版冷却系统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如俄罗斯、乌克兰等得到运用。


  虽然有了“升级版”,第一代专利仍发挥着作用,截至目前,这件专利已先后在200多座高炉上运用,如张家港沙钢集团、印尼的中国钢铁企业仍在使用。


  据初步估算,该项技术为高炉节能的经济价值累计达数亿元。专利保护期结束后,全世界的钢铁企业都可以使用这项技术。(柳 鹏  王 静)


  采访感言


  虽然专利保护期限即将结束,但是中冶南方的相关冷却专利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水平的提高而失去该有的价值。从第一代专利以及升级版的技术发展来看,中冶南方不仅凭借专利为自身实现了经济价值,其创新成果也促进了炼铁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的发展。随着保护期限的到来,其最终还将继续发挥“余热”,造福全世界的钢铁企业。

 

(编辑:晏如)

 

(中国知识产权报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主办单位: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10364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