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激励创造,为发展注入磅礴动力

文章来源: 中国知识产权报/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
发布时间: 2022/9/13 15:48:00


  党的十八大以来,创新创业浪潮深刻地改变着中国的面貌。创新大潮之下,知识产权综合实力快速提升,正为推动我国从知识产权引进大国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变、知识产权工作从追求数量向提高质量转变贡献巨大能量。


  十年数字见证成长

 


  “截至2011年底,体现专利技术和市场价值的我国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35.1288万件。”2012年2月24日,2011年我国发明专利授权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宣布,我国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第一次超过国外在华发明专利拥有量。


  在这一时间节点之后,中国创新主体在10年间的创新创造活动日益活跃,自主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创造水平蓬勃发展。一系列数字记录了中国创新主体知识产权综合实力快速提升的轨迹——


  从2012年的第34位到2021年的第12位,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中,中国的排名逐年稳步提升,中国进入全球百强的科技集群数量已跃居全球第二;


  反映创新实力的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从2012年底的3.2件,提升至2021年底的19.1件,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的“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指标在2021年底达到7.5件;


  国内创新主体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提交的专利申请量从2012年的1.9万件增至2021年6.95万件,连续三年位居世界首位;


  到2021年底,我国累计批准地理标志产品2490个,累计核准地理标志作为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6562件,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累计发证5.2万件。


  党的十八大以来,核心专利、知名品牌、优质地理标志、高水平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高价值知识产权拥有量大幅增加,有效支撑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源。


  创新支撑“大国重器”


  北斗组网、羲和逐日、C919大飞机交付、港珠澳大桥通车……10年间,一系列“大国重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成为中流砥柱。每当有“大国重器”的消息传来,其中总有一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让中国人的自豪感不禁油然而生。


  将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知识产权正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同各相关单位加强事关国家安全的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和保护,加强对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协同,实施专利导航专项行动,围绕多个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为高价值专利布局提供支撑。


  2020年6月23日,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升空,7月31日,北斗系统正式开通。中国星有着中国“芯”,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在北斗系统核心器部件的比例达到100%。30颗北斗三号卫星中,有10颗来自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我们提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相控阵星间链路方案,通过卫星‘接力’能够‘看见’全球。”该院副院长、北斗三号卫星系统总设计师林宝军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该院拥有一系列北斗相关核心专利,解决北斗组网运行中的“卡脖子”问题。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真正底气,是要知识产权自立自强。”同济大学中欧创新与竞争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教授单晓光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知识产权对国民经济贡献日益显著,保障了科技的自立自强,夯实了国家政治经济安全基础,赋予了国家强大科技经济竞争力。


  企业产业活力迸发


  今年6月8日,华为举办“开拓创新视野:2022创新和知识产权论坛”,首席法务官宋柳平表示,华为在持续创新的同时,也始终重视对创新成果的保护,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


  时间回溯到2012年,华为是当年国内发明专利授权量最高的企业,当年获得2734件专利授权。从名不见经传的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通信设备制造商之一,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乘风破浪,这与华为对创新和知识产权的持续重视密不可分。近10年来,华为累计研发投入近8450亿元,截至2021年底,华为在全球累计专利授权量超11万件。


  华为10年创新和知识产权的变化,是中国企业着力提升创新能力、注重进行知识产权积累的缩影。


  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国内发明专利授权中,企业所占比重达到54.7%。十年来,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在我国进一步确立。到2017年,我国国内发明专利拥有量中,企业所占比例不断提升,达到66.4%。


  再到如今,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加强,截至2021年底,我国国内拥有有效发明专利的企业达到29.8万家,国内企业拥有有效发明专利190.8万件。其中,15.5万家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拥有有效发明专利133.4万件,以占国内企业47.8%的数量产生了国内企业63.3%的有效发明专利量,保持着强劲的创新活力。


  不仅如此,一大批中小微企业也从创新和知识产权创造中获得了市场竞争的能量,成长为拥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市场“尖兵”。


  “这不仅是瑞派宁的荣誉,更是对大胆创新、勇于参与国际高水平竞争和全球知识产权保护的中国中小企业的激励。”7月19日,WIPO全球奖颁出,5个获奖企业中,中国独占2席,获奖企业苏州瑞派宁科技有限公司知识产权总监王侃这样表示。对此,WIPO中国办事处主任刘华认为,中国中小企业正为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


  众多创新型企业汇聚,形成产业发展的“洪流”。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产业知识产权数量多,价值高,是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的代表。


  2012年起,国家知识产权局连续开展专利密集型产业的统计研究工作。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4年,我国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合计为26.7万亿元,这一数字在2020年一年就达到12.13万亿元。2020年,专利密集型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4.6%,为中国经济发展赋能添彩。


  着力引导价值提升


  201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0周年,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数量超过了多年来处于全球第一的美国,引发了国内外有关专利数量和质量的大讨论。如何摆脱“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的局面?


  答案就是着力培育高价值专利。10年间,国家知识产权局强化质量导向、突出统计指标的引导作用,积极实施专利质量提升工程,大力培育高价值核心专利。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经济发展始终,国家知识产权局进一步在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质量上下功夫,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高质量创造机制。


  今年7月26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第二十三届中国专利奖授奖决定,“丁苯酞环糊精或环糊精衍生物包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等30件发明、实用新型专利获得中国专利金奖,“伽马刀”等10件外观设计专利获中国外观设计金奖。这些获奖项目,显示了我国高价值专利培育结出的硕果。


  2021年3月,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出台,首设“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指标。“对比‘十三五’规划,将‘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调整为‘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看似简单地增加了‘高价值’三个字,但体现的是国家对知识产权工作的战略引导。”同济大学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教授许春明表示。到2021年底,我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已达到7.5件。


  十年沧海桑田,我国知识产权综合实力的提升惊艳世界。下一个十年,让我们共同期待,知识产权创造的高质量发展、知识产权综合实力的进一步提升,必将为我国社会发展、经济腾飞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本报记者 杨 柳

 

(编辑:晏如)

 

(中国知识产权报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主办单位: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10364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