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加强保护,厚植创新发展沃土

文章来源: 中国知识产权报/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
发布时间: 2022/9/22 16:39:00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知识产权工作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作出一系列战略部署,引领我国知识产权事业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知识产权发展之路,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进展和历史性成就。


  夯实法治基础


  经过历时6年的全面修改,我国第四次修改的专利法于2021年6月1日正式施行。此次修改在专利权“严保护”方面作出新的制度安排,新增专利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完善外观设计专利保护制度等,为创新织密保护网。


  “知识产权保护是一项法律属性很强的工作,必须把法治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在2022中国知识产权保护高层论坛上说。


  过去十年间,民法典、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涉知识产权法律不断得到完善。同时,我国一方面注重深耕传统优势领域,另一方面积极适应新技术、新领域、新业态发展需要,不断加强传统知识、民间文艺、遗传资源等领域知识产权保护规则的制定,加快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基因技术等方面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建立,努力实现现代工业产权与传统知识产权利益兼得。


  我国知识产权法治建设成就在国际社会有目共睹。中国欧盟商会与罗兰贝格咨询公司共同发布的《中国欧盟商会商业信心调查2020》显示,受访在华欧盟企业普遍认为,近十年来,中国在起草和实施知识产权法律法规方面持续取得进展,中国知识产权的立法与保护水平均显著提升。数据显示,国内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由2012年的63.69分,大幅提升至2021年的80.61分。


  汇聚保护合力


  北京2022年冬奥会举办期间,“燕山雪花”反射出的知识产权保护光芒,让世界眼前一亮。冰墩墩“一墩难求”;“谷爱凌”等商标恶意抢注被驳回;赛程过半时,27个主要网络平台经通知删除涉冬奥侵权链接超3万条……这些冬奥知识产权保护成果,集中展现了我国全方位、立体化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建设成效。


  在这场冬奥“大考”中,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提前部署,联合印发了奥林匹克标志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方案;中宣部版权管理局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开展冬奥版权集中保护行动;全国各地深入开展专项行动,全面排查、严厉打击涉冬奥侵权违法行为,行政执法和司法保护形成有机配合。社会公众在这些工作中也展现出极高的配合度和自觉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来华出席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邓鸿森认为:“中方加强知识产权体系建设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中国在知识产权领域开展的工作、对知识产权的重视和取得的成就,为其他国家树立了榜样。”


  知识产权保护不能唱“独角戏”,必须奏响“合奏曲”。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知识产权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覆盖领域广、涉及方面多,要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社会治理等多种手段,从审查授权、行政执法、司法保护、仲裁调解、行业自律、公民诚信等环节完善保护体系,加强协同配合,构建大保护工作格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建立健全国务院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持续深化全国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领导小组工作,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集聚了更加多元和充沛的力量。


  如今,我国已构建起行政执法和司法保护两条途径“优势互补、有机衔接”的工作模式,多元保护机制不断发展,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的知识产权保护也基本形成了协调、顺畅、高效的联动机制。在多方共促、社会共治下,政府履职尽责、执法部门严格监管、司法机关公正司法、市场主体规范管理、行业组织自律自治、社会公众诚信守法的知识产权“大保护”工作格局正在加速形成。


  营造公平环境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这是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最重要的内容,也是提高中国经济竞争力最大的激励。”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用两个“最”字,为知识产权保护明确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这十年间,我国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不断加强制度创新、系统集成,保护效力明显增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全面深化改革,有力推进了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的现代化建设。


  落在实处的亮眼“成绩单”,向世界清晰传递着我国依法严格保护知识产权的鲜明立场和坚定决心。2021年,全国共查处专利、商标等领域违法案件5.01万件,处理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案件4.98万件,查办侵权盗版案件2957件。


  强调“严格保护”的同时,维护社会利益平衡也是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原则和全社会的共同期待。“我们要坚持公正合理保护,把握好权利人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利益平衡,既有效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又有力促进知识的传播利用,让创新成果更好造福人民。”申长雨在2021年全国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上作工作报告时强调。


  近年来,我国持续加大对专利非正常申请、商标恶意抢注囤积、知识产权恶意诉讼和“碰瓷式”维权等行为的治理力度,集中开展专项行动,实行常态化打击,在各级、各地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的协同配合下,有效净化了市场。同时,国家知识产权局不断推动与有关方面形成“良性互动、相互支撑、高效运作”的协调机制,共同打击和规制上述行为,营造健康有序、公平竞争的知识产权环境。


  促进开放共赢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已连续四年向全球发出邀约,收到了热情回应。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的企业,愿意把自己的前沿产品、技术及服务带到进博会上首发亮相。我国在严格知识产权保护、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方面做出的巨大努力,为这些“首发”筑起坚实后盾。


  “保障持续性创新,重点在于为企业和个人的知识产权提供必要保护。近年来,中国在改善知识产权体系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平等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进一步增强了外资企业在华投资的长期信心。”这是美国高通公司总法律顾问安·卓别林的由衷之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始终坚持对内外资企业的知识产权一视同仁、同等保护,得到外资企业的普遍认可。国外来华知识产权申请量、授权量、保有量逐年快速提升,并且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中国作为发起知识产权诉讼的优选地。


  今年6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印发方案启动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这一重大举措也将成为我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窗口,对于提高创新力和国际竞争力,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等发挥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刚需”,国际贸易的“标配”,知识产权保护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进入新时代,奋进新征程,中国正以崭新的姿态,向世界展示着中国依法保护知识产权的坚定立场和务实行动。(本报记者 李杨芳

 

(编辑:晏如)

 

(中国知识产权报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主办单位: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10364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