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专栏|年货大集寻“福”记

文章来源: 中国知识产权报/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
发布时间: 2023/1/26 19:41:00

 

 

  编者按:翘首回望又一年,烟火斑斓唤新春。各地充满“烟火气”的大集吸引市民热情“打卡”。专利加持的年货大集,淳朴地道的乡村大集,创意汇聚的文化大集……走进年货大集,专利、商标、地标、版权等知识产权元素数不胜数。本期“新春走基层”栏目带您寻福迎春,共赏乡村振兴新画卷。

 

  专利创新添动力

 

  专利“撞上”年货大集,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前不久,腊月二十三、二十四,中国南北方“过小年儿”的这两天,北京的官舍商场举行了一场小而美的“玖玥吉市年货集”。年货集上,一件件蕴含着创新成果的绿色年货、自然年货、生态年货等成了集市上耀眼的主角。

 

  记者在一家展示和销售化妆品商铺的宣传品上注意到了“发明专利”的字样。正在向客人介绍产品的周女士告诉记者,这个名为“黛宜菲”的护肤品品牌于2016年在江苏省苏州市创立,苏州工业园区黛宜菲化妆品有限公司拥有该品牌相关知识产权,其产品中的一项主要成分拥有中国发明专利。

 

  记者通过专利检索及分析系统查询到,苏州工业园区黛宜菲化妆品有限公司拥有“一种化妆用组合物”等中国发明专利,此外还有1件外观设计专利和2件已公开的发明专利申请,专利发明人、设计人均为田中荣。

 

  周女士告诉记者,田中荣既是企业负责人,也是主要发明人。该品牌特别注重自然、安全,同时包装材料选取可循环使用的纸盒,不使用工业粘胶等辅材。“这些创新年货特别强调绿色环保,用创新技术和理念留住了绿水青山。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富农强农,绿色环保技术功不可没。”一位参加市集的店主李女士告诉记者。

 

  事实上,年货大集上的专利元素可真不少。产自西安市周至县的周至猕猴桃果形整齐、酸甜适口、果肉翠绿,深受赶大集的消费者喜爱,其独特的品质离不开当地以技术创新持续保持土壤环境,而当地果农也依托创新成果人均每年增收超1万元;用黑龙江五大连池市出产的大豆磨豆浆、做豆奶没有苦涩味,销售火热,这得益于当地以创新成果培育大豆新品种,让当地农户丰产又丰收……专利,增添了年货大集的光彩,也为乡村振兴描绘出更美好的图景。

 

  年货集上,孩子们徜徉其间,品尝着中外美食,用中国的文房四宝在喜气洋洋的红纸上学写中国福字和中国春联……知识产权,为人们带来了“新年味儿”。(刘阳子)

 

  商标富农出新力

 

  中国人过年,往往从热热闹闹赶集备年货开始。

 

  1月14日,正值北方小年,天还没亮,北京市昌平区沙河大集上,直播达人崔健早已开启了直播。透过镜头,一辆辆装着瓜果、蔬菜和肉类等产品的小型货车陆续赶来,摊主们快速停车、支摊、卸货。尽管凛冽的寒风吹得他们手脸通红,但摊主们依旧动作熟练、热情高涨。早餐摊上,水煎包的热气和香味逐渐升腾。

 

  上午八九点钟,年货大集上的人多了起来,人们或提着大型手提袋,或拉着小拖车,在各类摊位中穿梭,询问价格、查看产地和品牌,精心挑选心仪的年货。集市上,叫卖声此起彼伏,空气中弥漫着糖炒栗子、烤地瓜、爆米花的香气,红色的春联、喜庆的福字在支架上随风摆动……车水马龙里,年味越发浓郁。

 

  “来,看一下,这是九龙岩橙,正宗的赣南脐橙,我卖了好几年了。”在一个摆满色泽鲜艳的橙子摊旁,摊主阿姨忙着给顾客介绍产品并称重。

 

  记者观察到,这批标注有“九龙橙情”商标的橙子,来自江西省赣州市的安远县九龙橙情果业有限公司(下称九龙橙情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16年,是2022年产季赣州市赣南脐橙协会授权使用“赣南脐橙”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企业之一。

 

  近年来,赣南脐橙从单纯的种植业发展成为集种植生产、仓储物流、精深加工于一体的产业集群。通过发展脐橙产业,赣南人民找到一条增收致富的好途径,脐橙产业成为赣州市名副其实的农业“当家树”、农村“致富树”和农民“摇钱树”。2022年,赣南脐橙以品牌价值686.37亿元位列全国区域品牌(地理标志产品)水果类第一;赣州市赣南脐橙协会申报的“我们是怎样做好赣南脐橙品牌建设的”案例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发布的商标品牌建设优秀案例。

 

  乡村大集欢乐多,特色小吃岂能少。到了吃午饭的时间,沙河大集的特色小吃区域格外热闹。北京厨艺小当家餐饮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运营的“肖村桥”牌卤煮、安徽牛肉板面、陕西肉夹馍、河间驴肉火烧……各类小吃应有尽有,尤其是热气腾腾的卤煮火烧摊前早已排起了长队。寒冬腊月,一碗热乎的卤煮将赶集人的寒意慢慢驱散。

 

  乘兴而来,满意而归。临近下午2点,大集即将结束,许多摊主们的商品已销售一空,正开心地收拾摊位;赶集的人们带着丰富的年货满载而归。(王晶)

 

  地标兴农有潜力

 

  “你要问地理标志产品,可算是问对人了。”提起地理标志,在北京市昌平区文华市场销售水果的佟老板一下打开了话匣子。“你看这市场上卖的富平柿饼、昌平草莓、烟台苹果等,都是地理标志产品。”

 

  记者采访过程中,不时有消费者到佟老板摊前问询、购买地理标志产品,短短几分钟便成交数单。“市场上农产品有很多,但地理标志产品更吸引消费者,特别是年轻人的关注。”佟老板告诉记者,如今消费者购买水果、蔬菜时更加认牌子,相比普通产品,消费者更愿意以高一些的价格买地理标志产品。“普通市场尚且如此,如果放到大型超市,这种差异可能会更加明显。”

 

  琳琅满目的地理标志产品,使消费者的春节餐桌更加丰富。消费者的认可,让优质的地理标志产品卖出了优价,使菜农、商贩的腰包更鼓了。“北京地理标志产品昌平草莓,无论是口感、果形,还是软硬程度,都比很多草莓要好。”销售草莓的老武告诉记者,一斤昌平草莓,要比普通草莓贵10元左右。即便如此,回头客依然很多。售价上涨,带动了收购价格水涨船高,让果农腰包鼓了起来。

 

  “你这个苹果是红富士还是国光?”“昌平草莓,是产自昌平小汤山的吗?”记者在现场观察到,并非所有商贩及消费者都了解地理标志知识、认识地理标志产品,众多消费者更倾向于认品种、认产地,但归根结底是认品质。“我觉得,不管什么产品,质量好才是硬道理。”经常在文华市场购物的梁先生告诉记者,他经常会购买许多当季新鲜蔬果,但能让他反复回购的,必定是有好品质的产品。“当然,在我看来,在多数产品中,地理标志产品的品质更好,因此我愿意为它付出更高的价格。”

 

  “我是山东省泰安市人,我的家乡拥有天宝樱桃、宁阳大枣、新泰横山丝等众多优质地理标志产品。我了解到,近年来,从事地理标志产品种植的农民收入比以前多了不少,很多人家里还盖了新房、买了小汽车。”梁先生说,他见证了地理标志在乡村振兴中所起到的推动作用。

 

  忙碌了一年的人们买好年货、回到家乡,和家人们一起吃一桌团圆饭。相信有了地理标志产品的助力,团圆饭更加可口,而在地理标志产业的助力下,更多优质产品将在年货市场中体现更大价值,让乡村振兴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赵俊翔)

 

  版权乡村增魅力

 

  “这是我独立创作的玉兔迎春木刻版画,你看,每幅底部都有不同的编号,如果编号重复,那肯定就是假的。”正在向人们热情介绍木刻版画的厉宝江,是一位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的版画创作者。前不久,在兔年春节临近之时,北京市石景山区朗园公园内,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市集——呦呦市集火热开集,吸引了众多“东方美学出品人”、艺术家和老百姓参与。

 

  “这次雕刻的兔子造型,融入了咱们中国人普遍喜欢的梅花形状,并且为迎合春节红火的气氛,色彩选择以红色为主。”厉宝江向记者介绍,他还专门雕刻了迷你福字木版,供前来赶集的小朋友体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马上回家过年了,专门过来买点精致的文化年货,也给老家的房子装饰一下。”一位在京务工人员说。

 

  朗园公园里,呦呦市集主办方精心设计了“四时节气·斗转星移”灯笼阵、春节氛围古风墙、福气满满墙……一系列充满春节和文化气息的集市,让游客感受到文艺创作的魅力。

 

  过春节,贴上几幅带有美好寓意的年画和喜庆的福字,不仅丰富了百姓生活,还装点了美丽的乡村画卷。

 

  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的杨家埠木版年画久负盛名。前不久,临近春节之时,寒亭大集上,杨家埠木版年画摊位前围满了赶集的人,孩子们目不转睛地观看摊主现场印制年画,前来感受中国年味的外国人也忍不住上前体验一把。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寒亭区杨家埠旅游开发区积极探索年画保护新途径,率先成立了木版年画保护协会、乡村版权保护工作站,设立了潍坊民间艺术品版权保护工作站,免费为作者提供版权登记、纠纷调解等服务,将500余件年画作品录入数据库,为著作权人维权提供有力依据。

 

  “我们把培育版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典型作为工作重点,坚持典型引领、示范带动。”寒亭区文化和旅游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这种做法激发了广大农民创新创造热情,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目前,杨家埠木版年画有从业人员200余人,年印制年画2300多万张,实现销售收入1亿多元。

 

  去年5月,潍坊市成立了现代农业版权保护联盟,作为山东省农业产业化重点企业,潍坊郭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130多件作品已经申请版权登记,涵盖西甜瓜种苗嫁接、生产销售、包装宣传等产业链,为该公司的发展和农民增收保驾护航。

 

  文艺作品悦人耳目,版权保护利农惠农。有了版权的护航,乡村的年味更浓了。(王晶)

 

  非遗技艺守活力

 

  前不久,春节将至之时,在成都市崇州市的怀远古镇,早上五点多钟,唐映雪摸黑就起床赶往店铺,她要赶制小吃“怀远三绝”,以供应年货市场。

 

  “很多人来怀远古镇,都是冲着‘怀远三绝’来的。”唐映雪口中的“怀远三绝”是指叶儿粑、冻糕和豆腐帘子。2009年,怀远三绝制作技艺被列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唐映雪是这项技艺的第三代传承人。

 

  唐映雪的店铺位于省道106川西旅游环线上,顾客来自全国各地。唐映雪将3种小吃进行搭配,做成精美的伴手礼,非常畅销。

 

  “‘怀远三绝’里叶儿粑更‘绝’。我们唐家的叶儿粑,最大的特点就是馅多皮薄,‘三不粘’——不粘盘、不粘筷、不粘牙。”唐映雪告诉记者,制作叶儿粑面皮需将大米和糯米按照一定比例浸泡一整天,磨成米浆后进行传统水磨吊浆,这样制出的面皮弹牙可口。包完馅料,用柚子叶将白白胖胖的叶儿粑裹好,摆放在蒸笼上,美味立等可取。

 

  叶儿粑的清香味少不了柚子叶的功劳。在当地,柚子叶的售价甚至超过其果实。“除了柚子叶,制作冻糕需要使用玉米皮做模具,这些材料都是跟周边农民采购来的。”唐映雪介绍,小小叶儿粑带动了周边百姓致富,“农民收完柚子、玉米,叶子也能卖钱,我们大概以七八块钱一斤的价格收购。”

 

  从祖辈的沿街叫卖,到父辈开店设厂,唐家手艺代代相传,地道美食深入人心。“忙不过来!这些日子店铺客人排起长龙,卖出去的叶儿粑、冻糕、豆腐帘子都已经数不过来了。”除了照顾店铺,唐映雪每天还要根据网店订单发出快递。

 

  近年来,当地积极擦亮这一非遗名片,一条以“怀远三绝”餐饮文化为主的饮食一条街逐渐形成。走在这条街里,阵阵裹着鲜肉味的柚子叶清香随风飘来。如今,当地传统小吃逐渐摆脱了单打独斗的局面,转向集群式发展,变身富民大产业。

 

  “小吃的利润很不错,带来的收入不少,同时也解决了镇上很多人的就业问题。在我们店里,我的员工能够靠自己的手艺和劳动在家门口挣钱致富。”唐映雪说。

 

  如今,唐映雪早已把“怀远三绝”当作一项事业来经营。她24岁的女儿也已经开始跟随她练习制作叶儿粑的基本功。“‘怀远三绝’已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新的一年,我会把这项手艺传承下去,让它的味道穿越时空,抵达一代代食客的味蕾。”

 

  远处,邛崃山清丽灵秀,文井江水汩汩流淌。家乡山水赋予了“怀远三绝”独特气质,崇州人则用双手传承非遗古法,将这一美味端上春节的餐桌,犒劳忙碌了一年的人们。(苏悦)

 

 

  (编辑:刘珊)

 

  (中国知识产权报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主办单位: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10364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