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在办理什么业务?”
“帮我们代理的一家小家电公司提交专利申请。”
春节将至,在很多公司都已经放假的时候,记者在北京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下称北京保护中心)遇到了代理机构工作人员杨姝。“他们今年要推出一个新产品,我得尽快帮他们做好专利布局。”杨姝向本报记者表示,虽然现在大部分业务都可以在网上办理,但到窗口与工作人员面对面交流,仍然是她的首选。“这样可以尽快知道要补充哪些材料,尽快进行修改,尽早获得授权。”
记者了解到,窗口工作人员在元旦前后的8天内收到3封感谢信和1面锦旗,落款既有创新主体,也有知识产权代理机构。
“这是1月5日我收到的一封感谢信。”窗口工作人员韩露璐介绍,元旦之前,一位企业负责人来北京保护中心办理质权业务,“当时他很焦急,因为企业缺少流动资金,经营陷入困难。我以最快的速度与上级部门沟通,在元旦之前让这位申请人拿到了质权登记证。”
在主要服务首都市场主体的北京保护中心,窗口工作人员黄瑞宏收到一封来自京外的感谢信。“去年12月,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很多地方的代办处都无法办公,一位来自山东一家银行的申请人,得知我们可以跨省处理业务,特地派人到我们中心来办理。”黄瑞宏说,疫情期间,窗口党员和青年干部积极响应中心倡议,对来中心的办事人员做到“今天我在岗,有事您说话”。在得知其办理的业务关系到7家当地公司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放款时,受理部几位同事加班加点,在一个工作日内就出具了专利权质押登记通知书。“这封感谢信是新年给我们最好的礼物。”黄瑞宏说。
黄瑞宏提到的倡议书,是去年12月北京保护中心在首都疫情防控最严峻、最关键的时刻发出的,号召全体党员和青年干部挺身而出、迎难而上,坚持做到“疫情防控不放松、窗口服务不断档”,切实解决企业和群众的实际问题,为稳经济提供帮助。
“为创新型企业提供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服务,助力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北京保护中心的责任和使命。”谈到新一年规划,北京保护中心副主任李木子表示,他们将进一步提升专利预审工作质效,建成“一站式”知识产权纠纷综合解决系统,统筹推进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工作纵深发展,持续优化窗口各项服务,为北京建设知识产权强国示范城市作出新贡献。
记者发稿前获悉,又一面锦旗送到了北京保护中心,送锦旗者是北京中金浩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马新明,“以最快的速度和最耐心的态度为我们办理业务,北京保护中心为中小企业质押融资、证券化业务提供了最大程度的支持,非常感谢!” (本报记者 杨 柳)
(编辑:刘珊)
(中国知识产权报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