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 锐意进取 开启全面小康新征程

文章来源: 新华网
发布时间: 2013/2/21 15:47:00

    在贯彻十八大精神开局之年,新一代领导集体带领全国人民锐意进取,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进。
    2020年的中国将会呈现怎样的前景呢?党的十八大给出了明确答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一个执政党的郑重承诺,更是亿万人民的热切期盼。
    春回大地,中国步入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举目神州,一幅幅砥砺前行、共赴小康的生动画面正呈现在人们眼前。
    蓝图绘就,号角响起,中华民族踏上新征程
    宏伟蓝图凝聚力量,新的征程催人奋进。
    从城市到乡村,从机关到社区,从企业到学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引起了人们的共鸣。
    “全面小康的目标最贴心。”河南省项城市丁集镇索庄村民刘振云说,“这些年,孩子上学不交学费,种地还有补贴,看病有新农合,农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听说2020年收入还要翻番,到时候村里的生活也不比城里差。”
    农历腊月二十八,陕西省户县的农民画家王乃良仍在赶制作品。
    “春节是农民画销售旺季,很多旅游团会来参观,还有不少回乡的人专程赶来买画带回去给朋友作新年礼物。一位北京的客户订了五套画,除夕之前得赶出来。”王乃良盯着笔尖说,“这是一支画笔,更是一支致富笔、小康笔。”
    党的十八大后,广大干部群众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积极投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旨在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政策措施密集出台——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紧紧抓住“质量和效益”这个中心,既着眼开局,更为今后更高水平发展打下伏笔;中央一号文件围绕“城乡发展一体化”,突出强调加快改变农村面貌;国务院批转收入分配改革意见,为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作出制度安排;循环经济、能源发展、污染防治等规划相继出台,助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在江苏,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于去年首次突破1万美元后,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提上日程;在宁夏,新一届自治区政府承诺,要把民生计划落得更实、办得更好,使吃水难、脱贫难、就业难不再成为全面奔小康的“短板”;在贵州,基础设施建设开始向下延伸,为扶贫开发增添动力,为改善民生夯实基础……
    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全面小康进入关键阶段
    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一些海外媒体曾用“新长征”“闯关”来形容中国全面小康之路,足见完成这一宏伟目标,时间并不宽裕,眼前绝非坦途。
    刚刚发布的统计数字显示,2012年四季度,中国经济增速比上季度反弹0.5个百分点,扭转了此前连续7个季度的回落态势。
    “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是实现全面小康的一项硬指标,这就要求未来几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速必须达到7%左右。
    然而,中国经济正面临严峻挑战——劳动力数量开始减少、成本开始上升,外部需求急剧下降,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日益凸显;一些地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已达2万多美元,而一些地方还不足3000美元;1亿多人口仍在贫困线以下……
    在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所所长陈凤英看来,两个“翻番”的目标是硬指标,实现起来反而容易,最难实现的还是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因为它包括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和生态等小康社会。
    今年以来,遮天蔽日的雾霾、久治难愈的交通拥堵、一票难求的春运、突如其来的矿难……接二连三发出警告: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实现全面小康目标任重道远。
    挑战前所未有,机遇前所未有。
    在刚刚闭幕的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调整与变革成为各国无法回避的议题。从全球看,世界正发生广泛而深刻复杂的变化,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科技革命正孕育新突破。变化本身就是机遇。
    从国内看,经过多年发展,中国的综合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国内广阔的市场,以及未来城镇化进程蓄藏着巨大的需求潜力;通过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积累下的宏观调控经验,也将有助于经济健康平稳发展。
    “到202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对我国来说仍是一个大有希望、大有作为和大有贡献的战略机遇期。”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说。
    科学发展,锐意进取,百年梦想一定能实现
    广西东兰县东兰镇弄华村,大山环绕,小道崎岖。
    “走到县城,要5个多小时。养一头猪,要6个人抬出村外去卖。村外山羊收购价是每公斤40元,村里才30元。种桑养蚕,蚕茧只能用马驮……”在村民黄金红眼里,发展经济奔小康,首先要修出一条直通外界的“小康路”。
    这是多么简单而又迫切的愿望!它提醒人们,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经济发展仍是关键。
    党的十八大从战略高度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做出规划——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更加重视经济发展质量,更加注重改善百姓生活,中国完全有能力实现两个‘翻一番’的指标。”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说。
    要发展,更要科学发展。
    不久前,国家统计局首次公布了用以反映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基尼系数。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基尼系数为0.474,比上年缩小0.003。
    “2008年以来,各级政府采取了惠民生的强有力措施,基尼系数从0.491的高峰逐步有所回落。”但国家统计局长马建堂坦言,当前,收入差距还比较大,下一步,要通过科学发展,把蛋糕做得更大,把蛋糕分得更好。
    党的十八大确立的全面小康目标,既有经济指标,也有民主、民生、文化、社会、资源、环境等内容,是一个全方位、综合性目标,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理念。
    “只有从单一追求经济现代化到更为全面的现代化,中国的现代化才能进入全面推进、全面协调、也更具中国特色的新阶段。”胡鞍钢说。
    科学发展之路并不平坦,全面小康征程不乏艰险,只有深化改革,才能攻坚克难。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的空间和潜力仍然十分巨大”——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领导在不同场合多次表达了锐意改革的坚定决心。
    与此同时,一系列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措施浮出水面: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扩大“营改增”试点范围,推进资源性产品为重点的价格改革,加快改革户籍制度……这些将进一步破除妨碍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
    美好前景鼓舞人心。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全党全国人民团结一心,顽强拼搏,就一定能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目标,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迈出新的步伐。(记者 张晓松)


(编辑:刘珊)

主办单位: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10364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