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革中央: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型产业

文章来源: 人民政协网
发布时间: 2013/3/12 9:24:00

  进入新世纪以来,文化产业在全球范围内迅猛发展,日益成为世界各国竞相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重要转型时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成为“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

  关于文化产业的定义多种多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文化产业定义为:通过开发利用文化内容和知识产权,生产有形或无形的艺术产品和创意产品(或服务)的新兴产业。当前,发展我国文化产业的重要战略性意义主要有:

  一是可以有效传承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并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和发展。二是可以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并有助于扩大内需。三是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并形成区域经济的新增长点。四是文化产业符合绿色发展的要求。

  由此可见,文化产业具有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耗能低、污染低等优势和特点。大力推动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迫切需要,也是当前形势下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关系到我国的长远建设和科学发展。发展文化产业,我国既有丰富的资源,也有广阔的空间,必须以世界的和战略的眼光来对待,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实现我国由文化大国向文化强国的历史性跨越,不断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虽然在一些大城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了5%甚至更高,但从总体上看,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还不足3%。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也面临着很多问题和矛盾,例如:总量规模小,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需矛盾突出;条块分割严重,产业集中度不高;经营管理水平不高,市场竞争力弱;政策法规体系不健全,投入不足和人才短缺现象比较严重等等。由此可见,文化产业要成为我国的支柱型产业,仍然任重而道远。

  对此,我们建议:

  一要转变观念,拓宽文化产业的发展思路与空间。关注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把文化创意、技术、市场,与产品或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各行业的产品和服务都成为一定文化的载体。

  二要学习国际先进的成功经验。发达国家在文化产业政策法规、公共服务平台、投融资体系、推动文化产品出口、人才培育方面都有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如品牌授权这一国际流行的商业经营方式。

  三要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原创力。原创力是文传产业最宝贵的资源,是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为此,要普及文化知识,提高国民素质,注重学校教育中的创造力培养。还要开发利用好我国丰富的文化资源、创新内容和表现形式,用全球的视野努力开发文化创意产品的后期市场。

  四要协调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区域不平衡。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文化产业发展的区域不平衡现象比较明显。东部沿海地区文化市场较发达,历史文化资源相对较少;而中西部地区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市场却不够发达。协调这种不平衡现象,要因地制宜,发挥地区优势,并加强区域间的合作,积极开发利用中西部地区丰富的文化资源,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五要努力构建文化产业的人才优势。实施人才兴业战略,着力培养文化产业人才,尤其要加强领军人物和各类专门人才的培养。建立健全文化人才培养体系,各省应组建文化人才培训基地,并制定和完善有关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措施,吸引财经、金融、科技等领域的优秀人才进入文化产业领域。

  六要健全完善发展文化产业的保障机制。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协调指导,大胆改革创新,积极稳妥地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清除影响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提高服务保障的质量效率。抓紧制定和完善科学合理的文化产业政策体系,尤其在加大资金扶持、加快招商引资、扶持中小文化企业、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加强人才建设等方面,应健全完善一系列配套倾斜政策。

 

 

(编辑:肖悦 实习编辑:白逸群)

主办单位: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10364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