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报道]以创新支撑和引领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系列报道②

文章来源: 中国知识产权报/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
发布时间: 2014/3/12 9:20:00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立法 强化执法

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以来,我国知识产权各项工作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尤其是随着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强,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社会公众的知识产权意识明显提高。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以创新支撑和引领经济结构优化升级,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推动我国产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跃升。这进一步指出了知识产权在调结构、促转型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对知识产权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连日来,围绕如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如何建立知识产权保护长效机制等方面的问题,代表委员们纷纷建言献策。

加强执法 打击侵权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不是迫于外界压力,而是中国自身发展的需要。如果没有强有力的知识产权保护,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目标将很难实现。”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何志敏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政府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法制观念,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和执法力度,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尤其要加大对各种侵权和冒充知识产权等违法行为的监督和打击力度,维护法律的尊严。”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张恩迪则认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为了更好地维护市场秩序,两者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只有更好地保护知识产权,才能营造一个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才能将决定权完全交给市场,才能激发全社会自主创新的热情。”张恩迪表示。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知识产权法院,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做法,对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大有裨益。这不仅能提高知识产权案件的审理效率,同时也能提高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公正性和权威性。”全国人大代表、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会长杨梧就探索建立知识产权法院提出了相关建议。

民盟中央提交了一件关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提案,重点对我国目前在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给出了建议: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制度和政策指导,完善知识产权执法体系,改革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体制,加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提高业务水平。同时,整合行政机关力量,以知识产权行政部门为依托,建立多部门联合的知识产权行政管理统筹协调联动机制,加大行政执法力度。

尽管近年来我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在某些领域,知识产权侵权行为仍然存在,涉及知识产权的国际贸易摩擦和纠纷依然不少;另一方面,我国企业运用知识产权参与国际竞争的经验不够、维权意识不强,在海外遭遇侵权时也缺乏相关应对预案。这需要在今后通过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提高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来改进。

“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体系和管理体制有待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依然面临严峻的挑战。”全国政协委员、北京朝阳糖尿病医院院长王执礼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只有短短30多年,相关法律保护难以适应当下的社会发展需求。王执礼建议,为进一步全面提高我国知识产权激励创造、有效运用、依法保护、科学管理能力,应广泛学习发达国家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新理念、新方法,创建更加先进、更加优化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和法规。

加强预警 提高意识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知识产权已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和现代企业最重要的市场竞争资本之一,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也日益成为各国公司争夺国际市场份额的重要战略。

“企业首先要保护好自身的知识产权,及时提交专利申请,使自己的知识产权受到法律的保护。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在研发之初,就应该做好专利预警分析,确保自己的发明创造不侵犯他人的权利。”全国人大代表、海南椰国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钟春燕告诉记者,如果所有的企业都能像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一样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就能避免和减少侵权行为的发生。

“创新是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源动力。保护企业和个人的创新动力,需要进一步构筑和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在全国人大代表、金龙铜管集团兼金龙股份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中国科学院精密铜管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李长杰看来,我国已经制定了专利法、商标法和著作权法等一系列知识产权方面的专门性法律,但作为知识产权重要组成部份的商业(技术)秘密却没有专门的法律予以保护。因此,他在此次全国两会上递交议案建议,希望制定《商业秘密保护法》,以完善知识产产权保护体系。

近年来,在“走出去”过程中,我国企业频繁遭遇“337调查”,由于缺乏相应的风险防范意识,不少企业面临国外同行竞争对手的“专利壁垒”时,缺乏必要的应对手段,一些企业为此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这些也给我国企业敲响了警钟。

张恩迪表示,我国企业在“走出去”之前一定要了解当地的知识产权法律,提前做好相应的专利预警分析和应对手段,做到早研判、早布局、早预警,以免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国内企业应该加强和法律法务人士的沟通,加强建立企业与中介服务机构参与的组织联盟,通过中介服务机构的人才优势,为企业走出去提供知识产权方面的服务和帮助。

正如代表委员所言,只有不断完善立法才能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加公平的环境;加强专利预警,才能更好地为企业“走出去”保驾护航。(特派记者  陈建明  王康)

 

 

(编辑:白逸群)

主办单位: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10364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