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如天,面如玉,蝉翼纹,辰星希。”汝瓷,始烧于唐朝中期,盛名于北宋,因产于汝州市而得名。近年来,汝瓷作为河南省平顶山市独具特色的文化名片和宝贵财富,在国家地理标志制度引领下,产业保护与发展水平全面提升。“2021年9月,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筹建汝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下称示范区),保护范围涵盖汝州全域及宝丰县8个乡镇。示范区的建设为汝瓷产业注入新动能,开启了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平顶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高位谋划 兴产业促发展
高位统筹推动示范区建设各项举措全面落实是平顶山市推进示范区建设的首要考量。平顶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示范区建设,将其纳入全市陶瓷产业发展框架体系,强化顶层设计,完善工作机制,健全保障措施,推动融合发展。汝州市、宝丰县认真落实主体责任,严格对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管理办法(试行)》要求,细化实施方案,压实责任链条,凝聚工作合力,聚焦“高标准建设、高水平保护、高质量发展”目标,全面完成各项建设任务,助力汝瓷产业持续释放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和引领示范作用。
在此基础上,平顶山市持续完善制度政策,持续深化顶层设计,为示范区建设搭建高水平框架。自示范区筹建以来,平顶山市先后出台《平顶山市汝瓷文化保护条例》《平顶山市陶瓷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关于加快陶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平顶山市陶瓷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实施细则》等核心政策,汝州市、宝丰县制定《汝瓷产业发展意见》《汝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建设工作细化方案》《汝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办法》,进一步明确产业发展目标和实现路径,健全资金管理、科研投入、要素保障、人才引育等机制,推动政策务实落地。
高位的顶层设计和持续完善的政策为汝瓷产业发展夯实了基础,汝瓷产业发展动能持续增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逐年显现。示范区通过“抓大扶小”、产业升级、优化环境等举措,推动汝瓷产业量质齐升。截至目前,平顶山市拥有汝瓷生产经营企业(商户)、科研及服务机构1000余家,其中科技型企业30余家,产业链从业人员达5万人。同时,平顶山市级财政每年安排5000万元陶瓷专项资金,用于市场开拓、平台建设、科技创新,汝州市争取1500万元政策资金用于汝瓷小镇企业技术改造,支持相关企业引进全自动生产线,并先后建成汝瓷小镇、清凉寺汝官窑遗址保护展示馆、宝丰汝窑博物馆、汝州青瓷博物馆等重点项目。在人才建设方面,平顶山市累计评选省级以上陶瓷艺术大师、工艺美术大师、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近200人,持续推进非遗传承人、工艺美术大师及“非遗新青年”评选,强化技能人才梯队,为汝瓷产业跨越式升级发展储备了人才资源和智力支撑。
强化保护 提品质铸品牌
全面提升保护能力,高效运行维权体系是平顶山市建设示范区的重中之重。近年来,示范区建立线上线下侵权监测网络,健全投诉举报制度,搭建快捷、高效维权平台;完善多层级、多部门、跨区域协作保护机制,推进信息共享,形成“大保护、严保护”格局。平顶山市还全面规范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管理,建立发放台账,动态监测,及时纠正违规用标行为。示范区自建设以来,该市累计开展联合执法6次,检查企业商户150余家,发出整改通知24份,约谈企业19家,查处涉汝瓷非法开采、侵权假冒、虚假宣传等案件12起,为权利人和消费者挽回损失800万余元,显著优化市场秩序。
优化质量体系,持续完善标准体系是平顶山市建设示范区的重要抓手。平顶山市印发《汝瓷产业质量提升工作实施方案》,压实企业主体责任,构建“原料—生产—成品”全过程质量控制链;制定《地理标志产品 汝瓷》国家标准、《宝丰汝瓷质量等级和鉴定评价》团体标准,完成《清凉寺汝官窑遗址保护总体规划》《宝丰县汝瓷产业发展规划》,推动产业标准化建设。平顶山市还投资936万元建成河南省陶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有效发挥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作用,为汝瓷企业提供计量、认证、知识产权、检验检测全面服务。截至目前,平顶山市累计抽检汝瓷产品112批次、475个样品,合格率达98.8%。同时,高规格召开标准化技术研讨会,完成《非物质文化遗产 平顶山汝瓷烧制技艺》草案,加快制定《汝瓷验收、包装、标志、运输、存储规则》等团体标准,推动全产业链提质增效。
立体化保护和提升质量品质的多种举措使得汝瓷的品牌价值连年跃升,国际传播成效显著。近年来,示范区以多维度传播拓展品牌影响力,累计发布新闻报道1000余篇,举办“魅力鹰城 汝瓷之源”书画展等活动40余场,组织企业参加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等国内知名展会80余次,获荣誉100余项。汝瓷制作创新创意亮点频出,《三足洗》《水仙盆》等一系列作品入选美术教材,汝瓷作品亮相奥林匹克美术大会并成为官方礼品,新近创作的《莲花温碗》成为澳门回归周年纪念品,汝瓷品牌亮相“一带一路”欧洲行、中法地理标志研讨会,产品远销美国、英国、日本、新加坡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汝瓷国际美誉度持续攀升。
“下一步,平顶山市将以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发挥地域、项目和人才优势,持续强化政策引领和市级统筹,健全联合执法和侵权治理机制,推动标准化、检验检测和质量体系建设,实施品牌集群化战略,探索‘陶瓷+文旅’融合发展,完善人才引育计划,积极参与国际高端展会,擦亮‘汝瓷之源’金字招牌,推动示范区在产业带动、品牌塑造和文化传播中发挥更大示范效应,为助力乡村振兴和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平顶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讯员 郑建东)
(编辑:刘珊)
(中国知识产权报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