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    声音 >
[金奖背后]志存高远 脚踏实地
发布时间:2013/1/25 10:07:00    新闻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

——访第十四届中国专利金奖发明人、厦门大学国家传染病诊断试剂和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夏宁邵及其团队

初冬北京,寒意料峭,第十四届中国专利奖颁奖大会现场却是一派喜气洋洋的热闹景象。当荣获第十四届中国专利金奖的发明专利“戊型肝炎病毒单克隆抗体及其用途”(专利号ZL02822218.0)的第一发明人夏宁邵走上领奖台时,远在厦门大学的研发团队无不为之自豪。

“从1998年研究团队启动戊型肝炎系列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到2004年获得戊肝疫苗临床试验批文,再到顺利完成III期临床试验,并于20121027正式上市销售戊肝疫苗。这15年的研发历程,给我的最大感受就是生物医药领域自主创新的不易,我们的成功得益于脚踏实地的研究,以及产学研合作模式的科学运用。”在谈及获奖感受时,夏宁邵十分感慨地对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说。

应市场需求搞发明

据介绍,“戊型肝炎病毒单克隆抗体及其用途”专利是团队集体合作的成果,凝聚了很多人的心血和辛勤付出。其中几位主要发明人为夏宁邵、张军、顾颖、李少伟和葛胜祥,他们目前都在厦门大学国家传染病诊断试剂和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下称研究中心)从事疾病诊断、预防和治疗的研究工作。

谈及研究团队为何会选择戊型肝炎病毒作为攻关方向?作为该研究团队的一员,该发明专利的第二发明人、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军教授告诉记者,戊肝主要爆发于发展中国家,1986年至1988年间,我国新疆爆发过一次有记录以来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戊肝疫情,共发病11.928万起,死亡700多人。当时国内外还没有可靠的诊断试剂,也没有疫苗用于预防。发达国家以及跨国制药企业又不愿意投入足够资源用于研制戊肝疫苗和诊断试剂。“国家需要什么,我们就研究什么”,1998年,在夏宁邵的带领下,厦门大学启动了戊型肝炎系列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工作。

众所周知,新药研发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要经过临床前试验和IIIIII期临床试验,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败都将使整个新药研发工作功亏一篑。为了能够充分发挥研发优势和人才优势,同时克服资金短缺、提高抗风险能力,2000年,厦门大学与养生堂公司签订了共建生物药物联合实验室的战略协议,并由后者提供风险资金,以实现技术突破的同时能与市场成功对接。

一年之后,研究团队就取得了阶段性研究成果,在戊肝系列关键基础方面实现突破,并在14个国家和地区提交了相关的发明专利申请。据张军介绍,如今,在研究团队与企业的通力合作下,“戊型肝炎病毒单克隆抗体及其用途”发明专利的研究更是结出了累累硕果。2010年,该发明的应用成果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11年获得国家一类新药证书和注册批件,成为全世界第一个获准上市的戊型肝炎疫苗;2012年,戊肝疫苗正式上市销售,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新模式合作促发展

在戊肝疫苗成功上市的同时,研究团队也摸索出了一套产学研发展的新模式。夏宁邵告诉记者,疫苗的研发是一个涉及方方面面的复杂系统工程,没有企业的支持很难取得成功。因此,成绩的取得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产学研合作模式的运用,以及实验室研究条件在企业充分支持下取得的质的飞跃。

夏宁邵告诉记者,大学实验室的目标在于研究,而最终成果应该符合企业的需求,并实现大批量的生产,投放到有需要的地方。因此,在实验室阶段就应与企业研发人员共同进行研究,实现优势互补,使得研发之初就能与市场形成对接,这样就形成了研发到转化应用的产业链条。

“当然,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入和拓展,这个项目还得到了国家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自主创新的生物药物研发周期长、投入高、风险大,没有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引导,没有企业的紧密合作,没有研究团队脚踏实地的科技攻关,就不可能看到产品的上市。”夏宁邵补充到。

面对未来,夏宁邵说:“我们将坚持民生优先,市场导向,开展源头自主创新,研制出更多满足国家和社会需要的成果和产品,更好地为民生服务,真正实现让科技服务社会。” (记者 贺延芳)

 

(编辑:朱杉杉)

  
主办单位: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10364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