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    声音 >
“我的产业化之路,为何这样难”
发布时间:2013/3/28 8:29:00    新闻来源:《光明日报》

  3月,三湘大地春雨绵绵。在长沙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麓谷景园小区,湖南大学退休高工郭龙云在家与来访客人商谈其专利技术产业化事宜。年届古稀的郭龙云拥有国际领先的电气故障预检技术,获11项发明专利与实用新型专利授权,然而遗憾的是,前后历时十余年,这一先进技术始终未能实现大规模产业化。送客人出门后,郭龙云对记者说:“这次又不知道是否能搞成,专利技术产业化为何难如蜀道?”

 

  “我能攻克强电与弱电对接的国际电学难题,但碰到了科技与经济对接的难题,解决这个难题,既需要聪明人,也需要精明人,尤需彼此和谐对接。”郭龙云自言自语。

 

  强电与弱电

 

  出生于19443月的郭龙云,在上世纪90年代任职于湖南省计算技术研究所。当时,郭龙云曾就矿用防爆电器研发多次到山西、河南等煤矿井下进行调研。矿工们反映:矿用电器电路短路等故障引发的瓦斯爆炸较为常见,如能在开关合闸前预检短路与漏电故障,就能可靠保障用电安全。

 

  一起调研的工程师,都觉得矿工提出的想法看似合理,却无法实现。电器主回路是强电,强电具有电压高、电流大、功率大、频率低等特点。要预检电路故障,需要使用电压低、电流小、功率小、频率高的弱电,进行信息传递,发现故障。强电与弱电,在不同线路中各行其道没有问题,而满足矿工们的要求,在配送电主回路预检短路与漏电故障,关键在于实现同一线路上强电与弱电的对接。在电气科技中,从来没有相关产品能够做到这一点,也没有相关理论涉及这一领域。

 

  郭龙云也觉得矿工的这个要求难于上青天,但并非完全不可能实现。何况,矿工的这个要求,关乎他们的生命。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应该带着对生命的敬重,带着人性的关怀,去解决生产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得知郭龙云的想法,不少人都劝他不要陷入这个“世界难题”,浪费时间。但从小就善于独立思考解难题的他,在一片反对声中,毅然决然开始了难题攻关,独自一人关在实验室里设计并焊接电路板,模拟短路、漏电故障,实时监控电路参数与故障。“因为是电路方面的问题,要进行反复的短路、漏电等实验,所以,触电是经常发生的。”回想当时,郭龙云也有点后怕。最严重的一次触电,发生在夏天,他裸露的右手臂碰到了裸露的火线,差点送了命。

 

  冒着生命危险,两年时间里,郭龙云攻克了强电与弱电对接的世界难题,成功研制出“矿用防爆智能电器”。后来,郭龙云看到不少酒店、仓库因为电路故障引发火灾,他又积极地将这种电路故障预检技术进行了改进,研发成功更为通用的智能防火电控装置。

 

  对于郭龙云研发的“智能防火断路器控制装置”、“智能无触点开关”等系列产品,中国科学院院士、“银河-II”总设计师周兴铭认为,产品“攻克了强电与弱电对接的国际难题,是一个难得的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中国创造"产品”,称郭龙云为“科技怪才”,并两次为他写了推荐书。

 

  同样两次为郭龙云写推荐书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朱英浩认为,“这一产品为彻底消除电路起火隐患提供了可能,是一种值得广大用电单位采用的新一代馈送开关”。

 

  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万绍尤教授在给郭龙云的推荐书中写道:“该产品解决了国际电器领域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有望使我国民族电器产业走在世界电器行业的前列。”

 

  “消防消防,应该""重于"",看到那么多电器火灾事故,我希望我的技术能够为用电带来更多的安全。”郭龙云说。一家医院使用他的产品,在线路短路时迅速切断了主回路,有效避免了电气火灾发生。另一单位装上该产品准备送电时,即发现并处置好了一处漏电故障。

 

  科技与经济

 

  拥有相关专利技术,产品试运行效果良好,两次通过由周兴铭院士和万绍尤教授共同主持的产品鉴定,一致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相继完成了3C认证和消防认证,市场调研也表明这一技术的前景广阔,郭龙云非常希望自己的技术能够实现产业化,为真正的安全用电带来福音。

 

  郭龙云开始寻求项目市场化合作伙伴。一开始,很顺利,他的技术经过无形资产评估,与人合作组建了第一个股份公司。市场化进入小批量生产阶段。这时,合伙人提出派人学习相关技术,以利于产品销售,对此完全没有防备的郭龙云,毫无保留地将技术要点传授给派来的人。不久之后,合伙人以关心郭龙云的健康为由,劝其休息,自任总经理,派来的人取代郭龙云主管技术。因为技术的独创性,合伙人单干不成,三个月后公司停业。更为离奇的是,半年后郭龙云接到科技部门通知,验收中小型企业创新基金项目,郭龙云对立项拨款毫不知情,而原公司某些负责人已将创新基金瓜分殆尽。

 

  第一次试水市场化失败后不久,报纸与电视报道了“科技怪才郭龙云”的项目及遭遇,众多投资者蜂拥而至。郭龙云开始了第二次合作创业,公司成立后,投资人希望利用这项技术在某市高新开发区进行融资圈地,由于这一技术属于高科技项目,该市两个开发区争相以十分优惠的土地价格,希望引进这个项目。后由于种种原因,土地没有拿下来,合伙人后续投资困难,宣布公司停业放假。

 

  第三次合作,合伙人在工商局登记注册公司时,竟无郭龙云技术股份(双方签约投资方与技术方占股比例为5545)。合伙人背着郭龙云,利用其项目,篡改原件、伪造材料,借此申报发明奖与创新基金,后被郭龙云及时发现,在有关政府部门的支持下,取消了发明奖和创新基金。合伙人还背着郭龙云变更其发明专利的专利权人,后来国家知识产权局取消了这一变更。

 

  经历了种种磨难后,郭龙云不仅没有实现技术的产业化,还因自己筹钱研发产品而负债累累。已经身心疲惫的郭龙云,在好心人的关心与帮助下,采用技术转让加合作的方式,得以将债款还清,同时,他还保留了自己使用其专利技术权利。

 

  磨难没有泯灭创新精神。20109月,郭龙云申请《动测静测零切防火智能断路器》发明专利与实用新型专利,次年3月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授权。该专利解决了电气运行中动态阻抗检测问题,还解决了三相大电流分相过零切断问题,这些都是多年困扰电器行业的世界性难题。目前,郭龙云的专利技术仍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聪明与精明

 

  一大早,郭龙云就出去散步,锻炼身体。老人还会在附近的菜市场买点小菜回家。郭龙云买菜不看秤,也不讨价还价。有人说郭龙云是一个一点都不精明的聪明人。

 

  的确,从郭龙云的专利产品研发历程来看,他的聪明解决了一个世界性的难题;而从郭龙云的产业化历程来看,这个聪明人确实一点儿都不精明。

 

  郭龙云感叹:“技术研发是可以由他和他领导的团队决定的,但是技术产业化,需要的是聪明的科技工作者与精明的市场化经营者合作才能实现,不能由一个人控制。”

 

  有科学家指出,当前国际智能电器市场日趋成熟,既然我们有了郭龙云“中国创造”的填补国际国内电气技术空白的专利产品,而且是极有广阔市场的可造福人类的产品,我们就应当把握时机,集中力量,重点扶持。如果对我国自主创新的专利产品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束之高阁,而热衷于花重金去国外考察,搞技术引进,岂不有舍近求远之嫌?

 

  郭龙云的预检技术曾于1994年获专利,至今电器行业尚无此类产品,能保持十余年国际国内领先实属不易!一旦其他国家也研制出同类产品,他的专利将可能丢失制高点,岂不可惜?

 

  发明人郭龙云已步入老年。他不懂潜规则,正直刚烈、一“倔”到底,走了太多弯路,经历了太多磨难,但他科技兴国矢志不渝,百折不挠,皓首弥坚。从发展民族电器产业大计着想,联系到钱学森关于“为什么老是""不出杰出人才?”的惊世之问,我们能否给予郭龙云以较多的机会和较大的发展空间,使这位难得的“科技怪才”有用武之地?

 

  采访时,郭龙云找出十八大报告全文。“你看!报告提出要将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特别提出了要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这给我很大的信心,相信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支持下,我们能尽快完成专利技术与产业化的对接,为国家、社会和人民造福。”(记者 唐湘岳 通讯员 纪富贵)

 

 

(编辑:朱杉杉)

  
主办单位: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10364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