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    新闻 >
中低速磁浮运营线建设与企业专利布局分析
发布时间:2019/10/22 9:40:00    新闻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

    中低速磁浮轨道交通相比地铁、轻轨、跨坐式单轨等其他城市轨道交通制式,因具有速度更快、经济性高、舒适性好、安全性更强、运量大、系统适应性更灵活、噪音和电磁辐射小等诸多优势,而备受各国的青睐。

 

  目前来看,中低速磁浮运营线路主要分布在中国、日本和韩国等国家,其中日本名古屋东部丘陵东丘线(下称东丘线)是日本首条正式商业化运营的中低速磁浮路线,也是全球商业化运行时间最久的中低速磁浮线路。东丘线主要的技术顾问由中部HSST发展公司(下称CHSST)担任,于1989年筹备,2000年立项建设,2005年正式运营;韩国仁川机场线(下称仁川线)于2007年开工,2012年建成后开始试运营,20146月开始正式商业运营,由韩国政府、仁川市、仁川机场公社和现代铁路公司等共同投资建造,技术研发支撑主要来自于韩国机械材料研究院(下称KIMM)等;中国北京市中低速磁浮交通示范线(下称S1线)项目于2015年开工,并于201712月通车运营,S1线东起石景山苹果园枢纽,终点为门头沟石门营站,由国防科技大学与北京控股磁悬浮技术发展有限公司(下称北京磁浮)合作研究建造。

 

  本文中,笔者从中日韩三条中低速磁浮产业化运营线出发,对磁浮相关的专利布局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磁浮产业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专利布局情况

 

  从东丘线主要技术支撑企业CHSST的专利申请趋势来看,磁浮相关技术的专利起始于1986年,相关专利申请的时间集中于1989年至2000年期间,可见其磁浮的研发时间较长。其专利申请高峰期出现在1996年,技术领域主要集中在轨道、道岔和车辆技术领域。东丘线建立完成以后,其相关专利申请也相应终止。数据显示,CHSST分别采用车辆、轨道、道岔、桥梁、供电系统、技术建设、通信信号及运营维护等技术方向提交专利申请。笔者认为,CHSST的专利优势领域主要集中在道岔和轨道这两个技术方向。值得一提的是,CHSST的磁浮相关专利仅在日本国内布局,并未开展海外布局。笔者认为,其中可能的原因是考虑磁浮产业目前未大规模开展商业运营,尚处于产业探索阶段。另外,CHSST对其专利法律状态进行追踪,道岔、轨道及车辆等磁浮核心领域的专利维持状态较好。

 

  KIMM磁浮领域相关专利申请起始于2004年,2009年后持续开展专利布局,提交专利申请的高峰期出现在20122015年。2012年,KIMM的专利技术领域主要集中在轨道、车辆技术领域;2015年,其专利技术领域主要集中在车辆、轨道及通信信号领域。从专利布局情况看,KIMM的优势技术领域集中在车辆和轨道这两个技术方向。另外,KIMM并未开展海外布局。笔者经过进一步核查发现,KIMM相关技术领域的专利法律状态维持状态都较好。

 

  北京磁浮最早于2005年开始磁浮相关专利布局,并且自2010年持续开展磁浮相关专利布局,这与北京S1线的立项和建设相关。其专利申请数量的高峰在2016年。北京磁浮的在高峰期提交专利申请的技术领域主要集中在车辆、轨道和运营维护。北京磁浮的优势技术领域主要集中在车辆和供电系统这两个技术方向。笔者经过进一步分析可知,在磁浮领域对应的上述专利中,北京磁浮均未开展海外布局。同样,北京磁浮所有技术领域专利法律状态维持状态也都较好。

 

  专利对比分析

 

  从上述三家企业的专利布局及其相关的运营路线建设周期对比来看,具有以下特点:

 

  从技术储备角度看,CHSST的东丘线在运营线开始建设之前,已完成大部分的专利申请,可见其已完成基本的技术储备,具备开工建设的条件;韩国仁川线在开建前(2007年)的专利布局已占整个专利布局的30%,也具备一定的技术储备;北京S1线虽然于2015年开工建设,但是2011年已立项,由于拆迁等原因延后至2015年开工,2011年之前北京磁浮基本无专利申请。

 

  从建设期间的专利布局来看,CHSST在运营线建设期间持续提交专利申请,但是总的申请量占比不高;KIMM和北京磁浮在运营线建设期间的专利布局较活跃,特别是北京磁浮,其在项目开建动工后(2015年至2017年)的专利布局占其总量的45%

 

  从建设完成后的专利布局来看,CHSST在运营线建设完成后无专利申请,KIMM和北京磁浮在运营线建设完成后依然有专利申请布局。

 

  专利布局建议

 

  经过以上分析,笔者提出以下几点专利布局建议:

 

  第一,尽早进行专利布局。首先,在建设期间容易造成使用公开,可能影响专利的稳定性;其次,目前我国专利采用的是先申请制,由于磁浮领域目前主要布局的是改进型专利技术,其技术方案相同或相近的概率较大,在申请时机上应尽早提出专利申请,以防竞争对手在第一时间申请从而无法获得授权的情况发生。

 

  第二,注意专利布局的持续性。对于磁浮技术来说,目前虽然处于产业化的初期阶段,此时是专利布局的最佳时期,首先该领域的专利壁垒不高,布局的空间较大。此外,相关企业仅在本地布局,其相关技术借鉴和改进的障碍较小。因而,我国企业应抓住当前的时机,持续开展专利布局,为未来的磁浮大面积产业化最好充分的专利准备。

 

  第三,加强海外专利布局。虽然磁浮产业相关企业的海外专利布局较少,但是也应当学习德国等国在专利布局的经验。建议国内相关企业以一带一路为契机,在可能产业化的国家开展专利布局,初期应以少量的核心专利为主,为未来中国磁浮技术输出做好专利储备,同时应跟踪和关注各国产业政策动向以及竞争对手产业布局和专利布局动向。

 

  第四,围绕核心专利开展布局。建议相关企业对核心技术开展地毯式专利布局,从而巩固技术优势地位,建立强大的技术壁垒。目前,中低速磁浮核心技术领域主要集中于车辆、道岔、轨道、供电等,对于相关企业来说,应注意在核心领域的技术研发,尤其要构件围绕该核心领域的相关技术的专利布局。(邢译文)

 

 

  (编辑:蒋朔)

 

 

  (中国知识产权报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主办单位: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10364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