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    声音 >
如何消灭“专利蟑螂”
发布时间:2014/12/3 9:29:00    新闻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

  2010年,波士顿科学公司(BSX)同意支付其竞争对手美国强生公司17.25亿美元,以了结双方2003年心脏支架产品的专利纠纷。


  2012年,苹果侵犯了Opti公司的3件专利权,赔偿金额总计2170万美元。


  2014年,美国加州北区法院法官高兰惠(Lucy Koh)对苹果诉三星专利侵权案作出裁决,苹果获得赔偿约9.3亿美元。


  看到这些巨额的诉讼赔偿数字,国内企业是不是有了“专利猛于虎”的感觉?事实上,世界第三大纸尿裤生产商PARAGONG公司前几年退出了中国市场,原因就是该公司侵犯了宝洁公司的专利权,法院判决其赔付4.2亿美元,导致其一夜之间倒闭。如此巨额的赔偿,仅仅是因为它仿造了宝洁公司纸尿裤的一条松紧带制造工艺。


  在这些专利诉讼中,可能确实存在侵权行为,但近年来,随着专利在市场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在很多专利侵权案背后,其实是有一个群体的存在,那就是“专利蟑螂”(patent troll )。“专利蟑螂”手握专利但没有实际制造、生产的公司,只以诉讼营利。他们利用专利控告各大知名公司,例如苹果、谷歌、思科等,也控告一些不知名公司,包括咖啡店、办公室、电影院、量贩店、书店,甚至是App程式设计师等。只要他们认为你的产品侵犯了他们的专利,不论是 Wifi 专利(咖啡店)、电子条码专利(量贩店)、寄送图像档专利(App 设计师)或是更无足轻重的专利,他们都会向你发起专利诉讼。


  但是,他们发起诉讼的意图并不是胜诉,而是希望获得和解金。他们真正的砝码不是其专利本身的价值,而是在于专利诉讼需要付出昂贵的诉讼费用。在美国,一件专利诉讼案动辄需要花数百万美金,所以和解金只要少于这个数额,“专利蟑螂”就有市场空间。而随着中国市场的繁荣,这些“专利蟑螂”已经开始把目光转向中国市场。


  那么,企业面对专利诉讼应该怎么做呢?笔者以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要冷静,不要收到律师信就开始恐慌,以为律师信就意味着巨额赔偿,就想着去找对方和解,那就落入圈套了。


  其次,看看自己是不是生产对方说的侵权产品,若根本不生产,那就对其置之不理好了。有些“专利蟑螂”公司会采取“广撒网”的模式,之前并没有对某个公司的产品进行详细了解,就发出律师信,因为对于他们来说,只是邮件群发而已。


  第三,若本企业确实生产律师信提到的产品,那就需要仔细分析对方律师信提到的专利,最好把对方所有的专利进行检索、下载、分析。若分析的结果是技术方案不同,或技术方案相同但专利权失效,可继续置之不理。当然若想以后不再受其骚扰,也可以发个律师信回函给对方。


  第四,若确实技术方案落入对方专利权利要求,对方专利又在权利有效期内,就要看对方专利是在哪个国家申请的,是不是本企业的市场国,若不是,也不存在海关过境,那目前对本企业就不存在威胁。但是,日后要将该公司列入重点监测对象,一是监测该公司后续的专利公开,二是监测该公司具有优先权的专利在其他国家的布局情况,因为即使目前不侵权,也不代表以后不侵权。


  第五,若本企业确实侵权,那就要聘请专业律师进入备战状态,作为企业知识产权部门,主要做的就是寻找证据,无效对方专利。企业可以采取管辖区异议等策略,为寻找证据赢得时间。


  总之,面对越来越多的“专利蟑螂”,企业一定要克服恐惧心理,擦亮眼睛,理智应对,只要攻防兼备,内研技术、外寻援助,相信面对“专利蟑螂”,你也可以说“不”!(朱丽利)


  (编辑:曹越)


  (中国知识产权报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主办单位: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10364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