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    声音 >
陆介平:那份情缘,历久弥新
发布时间:2015/7/29 14:09:00    新闻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

——记第二批全国知识产权领军人才、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副校长陆介平。

 

说起镇江,不得不提起享誉四方的镇江香醋。“酸而不涩,香而微甜,色浓味鲜”,存放时间越久,口味越香醇,正如镇江人那般,豪爽之中不失温柔细腻。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镇江人,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副校长陆介平亦是如此。十几年来,他的工作岗位几经转变,却始终对知识产权事业情有独钟。那份情缘恰如镇江人引以为豪的香醋,历久弥新,清香四溢。“入选第二批全国知识产权领军人才,是对我的厚爱,更是对我的鞭策。”从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一路走到高校,陆介平一直勤于思考,为镇江知识产权事业的新发展贡献智慧。

 

十年如一日,砥砺前行

 

“我从2004年开始分管知识产权工作,从此一发不可收地投入其中,一干就是十多年。”陆介平回忆道,刚接手镇江知识产权工作时并不容易,“当时很多企业的知识产权意识还很淡薄,甚至不了解知识产权,镇江市一年的专利申请量不足1000件,在江苏省排第十位。”面对挑战,陆介平选择了巧妙应对。

 

“如何让知识产权贯穿到镇江企业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没有现成的模式怎么办?”刚开始担任镇江市知识产权局副局长时,陆介平曾问自己。几经考察和思考后,他从镇江市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入手展开工作。自2004年起,陆介平领导实施了两轮知识产权万人培训计划,开展了面向企业的个性化培训服务“一企一训”,建立了100人的镇江市知识产权后备人才队伍,并创造性地建立企业知识产权标准内审员制度,每年培训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内部审核员200多人。同时,在近100家企业建立了知识产权工程师工作站,在江苏大学等高校和咨询服务机构中设立了针对中小微企业人才的知识产权工程师交流站和省级知识产权培训基地。

 

很快,这批知识产权人才开始在镇江知识产权领域开花结果。陆介平带领他们投身镇江市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推动200多家企业用自己的知识产权从12家商业银行获得授信和贷款累计14亿元;组建专利价值分析研究团队,使镇江市成为全国知识产权投融资服务的试点城市;第一个在全国开展专利保险试点工作,率先提出了统保模式、第三方服务、政策性扶持等方法和措施,形成专利保险的“镇江模式”……

 

同时,镇江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也在悄然提升。陆介平组织建立了全国首个专利维权托管体系,为企业提供专利维权托管服务;建立了全国首个知识产权维权志愿者队伍,创新了专利行政执法的方法和模式,其中“护航民生”专利行政执法专项突击行动收效颇丰,作为中小城市的镇江仅2012年立案查处假冒专利近300件,调处专利纠纷案件近10件,立案数位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

 

换岗不换行,扎实耕耘

 

2013年,由于工作安排,陆介平被调往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任副校长,“到任后,我还是无法割舍与知识产权的情缘。在学校,我将主要精力聚焦在知识产权研究领导,联合镇江高校的知识产权研究人才,组建了以专利运用为主的应用研究团队,国家知识产权局也以我们团队为基础,设立专业研究平台——国家专利导航试点工程(江苏)研究基地。”陆介平告诉记者,该基地致力服务国家专利导航试点工程,并围绕专利运营等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政策、理论研究,“还可以引导企业围绕核心技术实施专利布局,培育高价值专利,提高对市场的控制能力。”

 

在陆介平的眼里,知识产权工作无时无刻不在面临着新机遇、新挑战和新发展,为此,随着工作岗位的调整,他也思考着知识产权工作的新形势和新特点。他说:“从‘德国工业4.0’到‘中国制造2025’都是产业发展智能化、智慧化的过程,其中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然是产业发展的关键,而知识产权在其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没有专利技术的支撑和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就不可能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目标。”

 

有了高校的资源平台,陆介平将更多精力投入到知识产权的相关研究项目中。他带领研究人员承接了《“十三五”知识产权运营体系研究》《专利导航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理论与实务)》和《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专利实力研究》等国家知识产权局委托课题,形成了《长三角知识产权运用体系建设》《中小型企业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等10多项研究成果,其中《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投融资政策研究》获国家知识产权局软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专利导航产业发展略研究》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今年他又承担了工业和信息化部知识产权推进计划项目《江苏省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知识产权协同服务体建设》,联合江苏科技大学等国内船舶与海洋装备制造的高校、研发机构和企业组建船舶与海洋装备制造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希望在面向行业的知识产权协同运用方面开展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一系列研究让陆介平忙得不亦乐乎。

 

如今,在知识产权领域耕耘了十几年,参与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众多试点项目,陆介平对知识产权事业的感情越发浓厚。“十多年的知识产权工作让我深切感受到我国知识产权事业的快速发展和进步,特别是企业知识产权综合运用能力的提升,也让我无时无刻不思考着知识产权前行的方向”,他笑着说,“固然,有时很辛苦,但看到企业因为我的努力而提高了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能力,看到大家对我工作的肯定与支持,感受到自己的付出能够有所成效,这就是支持我走下去最大的动力!”(本报记者 王宇 实习记者 黄盛)

 

 

(编辑:曹晨)

 

(中国知识产权报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主办单位: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10364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