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    新闻 >
如何深挖体育赛事版权“富矿”?
发布时间:2017/4/5 9:18:00    新闻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

  体育赛事运营涉及多项权利,比如标志权、声誉形象权、转播权、广告权和报道权、体育场馆及设备的租赁权等。体育赛事的版权运营是指版权运营方将通过各种方式获得的体育赛事版权内容或权利本身转化为另一种形态或产品形式并进行运营、销售和变现的过程。体育赛事版权运营常见的对象有赛事、运动员、俱乐部、体育场馆、体育教育内容(体育专业技术)等。

 

  体育赛事版权运营具有3个明显特征:一是稀缺性,由于优质体育赛事较少,观赏价值高,优秀运动员培养时间长,赛事门槛高等,业界对高价值体育赛事版权的争夺异常激烈,成交价格屡创新高;二是体育赛事版权变现方式多样化,如转播权、赞助、广告、门票、品牌授权、衍生品开发和销售等。仅以赛事转播权为例,既可以做转播权的分销,还可以做增值收入,也可以围绕体育赛事的直播、文字评论报道、赛事摄影图片以及后期创作的专题开发影视剧等作品;三是体育赛事版权的生命周期具有多样性。

 

  如今,我国体育赛事版权市场处于初级且快速发展的阶段,资本对体育赛事版权越来越青睐,体育赛事的版权运营也逐渐多元化,相关衍生品也越来越丰富。在笔者看来,我国体育赛事版权运营有3方面问题值得关注。

 

  首先,内容版权争夺愈演愈烈,其中不乏泡沫和价格虚高。归根结底,是目前市场上体育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优质内容。国内市场上为版权付费的用户还在培育阶段,如果体育产品的内容质量不高,就无法形成用户与体育产品之间的良性循环。

 

  其次,体育赛事版权变现能力较弱,不同经营渠道发展不均衡。过去体育赛事版权价值没有得到释放,是因为与其他的行业关联不够。由于体育产业自身发展不成熟,版权运营的商业模式和体育产业生态体系也都在摸索中,所以版权变现能力较弱,不同经营渠道上的表现也是参差不齐。一般来说,在新媒体转播权、赞助和广告方面表现较好,而在品牌授权方面就较弱,在衍生品、动漫、游戏等方面就更加不足。

 

  再次,相关法律和专业人才的缺乏也是体育赛事版权运营公司共同的痛点。对于体育产业中相关产品的知识产权认定与保护,还存在许多不足,因此侵权行为时有发生且成本低廉,而维权的法律依据不完善又成本高昂。

 

  笔者认为,未来,我国体育赛事版权运营会呈现3个趋势。

 

  第一,从收购到自创。海外优质版权的收购会持续,但是体育赛事版权的自创将会飞速发展。自制内容的版权运营模式将会更加丰富,如自制内容吸引粉丝、开发衍生品及对接电商平台变现、自建赛事衍生节目、体育明星IP的开发等,前不久某自创小型赛事利用直播网站获得万人以上付费粉丝观看就是一个例证。

 

  第二,从粗放到精细。由于各类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版权运营从粗放向精细转换。以体育赛事版权为例,从制作到播出的过程中,就可以细分为赛事运营、赛事节目制作、版权分销、媒体播放、战术和数据分析、社交与分享等多个部分。这种细分也意味着版权运营者需要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和平台建设能力,因为参与者更多,竞争也愈发激烈。

 

  第三,从重视体育赛事版权本身到聚焦体育赛事版权消费者。激发参与感是体育赛事版权价值释放的重中之重,对于体育赛事版权运营者来说,对体育赛事版权消费者的特征和消费动机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理解消费需求,在体育赛事版权产品和服务模式设计上真正契合,这才能够激发参与感,提高消费者的付费意愿,使得体育赛事版权价值变现进入良性循环。(清华大学体育产业发展研究中心  王雪莉)

 

 

(编辑:蒋朔)

 

 

  (中国知识产权报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主办单位: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103642号-2